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ID:31515812

大小:10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2

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德育工作;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6)21―0019―01  德育工作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因此,小学德育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然而,学校与教师往往忽略小学德育工作的质量,他们片面地追求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关心的是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很少关心,从而导致德育工作开展不充分,学生出现自私、自利、思想价值观不正确等现象。因此,小学德育工作作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指明灯

2、,需引起高度的重视并要科学、长久地坚持实施,才能取得应有的教育效果。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陈旧。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新的道德评价标准也在不断出现和提高,因此,德育的内容亦需要不断更新。小学德育教材内容,相对于当今道德生活而言是陈旧的、匮乏的,小学德育内容已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  2.教学方式机械。由于教师对德育工作重视度不足,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采用传统教学中“我教你学”3甚至是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这种机械的教学方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

3、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无法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只能傀儡般地背下教师教的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成长毫无益处。  3.教学手段单一。由于对德育没有正确的认识,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德育实践、实验活动难以开展。教师往往使用单一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一本书、一支粉笔”就上完了一节课,使道德教育缺乏教学特色,导致学生对于德育工作兴趣缺失,认为德育可有可无,否定德育的重要性,甚至有的教师挤占德育课讲数学、语文等,以提高自己所带学科的成绩。  二、解决策略  1.更新教学内容。德育内容的选取必须接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要有典型的教育意

4、义,同时还要保证教学内容的充实性、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提高学生素质,帮助、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只有不断更新、充实、丰富教学内容和德育内涵,才能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进而提高德育工作质量。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我是小主人》的游戏,使学生释放天性,活动结束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评价:哪位学生的做法对,哪位学生的行为有欠缺,欠缺之处体现在哪里,应该怎么做,使学生在指出他人问题的同时,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这些活生生的活动和形式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5、,有助于学生道德行为的规范、进步,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2.3创新教学方式。新课改提倡学习与生活相结合,将学习生活化,因此,德育要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吻合,与他们的生活实际、学习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对德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他们有想学、愿学的愿望和积极参与学习的激情。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尊重他人》教育时,可让学生联想,在生活中,怎样的行为是尊重他人的行为,怎样的行为是对他人不尊重的行为,从而使学生了解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避免学生在生活中出现不尊重他人的情况。教师也可采用分组讨论的

6、方式,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观察记录,最后让学生讨论哪些属于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应该怎么改,我们平常的生活中应该怎么做等等。由于每位学生的想法不同,意见也会不同,在学生针对某一现象展开讨论时,不但使学生对道德方面有了认知,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只有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才有可能提高学生对德育工作的学习热情,使德育工作质量得以提升。  3.整合教学手段。德育工作与所有的小学课程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德育的渗透途径是非常广泛的,为此,教师应注重对德育教学手段的整合,教学方法应灵活多变,只有这样,才

7、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去分析、辨别生活中的是非曲直,使他们的道德水准得以升华。例如,在进行《爱国》题材的道德教育时,教师可将语文与德育整合到一起。语文课文中的“一定要争气”,文章中不断重复“争气”二字,使学生深刻理解何为“争气”,何为勇攀高峰,何为民族气节,从而达到令学生奋发图强,为父母、为国家“争气”的目的。  编辑:郭裕嘉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