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例omom胶囊内镜临床应用研究

340例omom胶囊内镜临床应用研究

ID:31615357

大小:64.5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6

340例omom胶囊内镜临床应用研究_第1页
340例omom胶囊内镜临床应用研究_第2页
340例omom胶囊内镜临床应用研究_第3页
340例omom胶囊内镜临床应用研究_第4页
340例omom胶囊内镜临床应用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340例omom胶囊内镜临床应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340例OMOM胶囊内镜临床应用研究关键词:小肠疾病;诊断;胶囊内镜中图分类号:R574.5;R443.8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8-240903-0132-03小肠疾病采用传统检查技术如:小肠气顿双重造影、放射性核素扫描、动脉造影等,对小肠疾病诊断阳性率低、定位和定性欠准确,造成小肠疾病诊断困难,而推进式小肠镜因操作技术要求高,患者痛苦大,难以广泛开展。胶囊内镜因具有无创、高效等优点,在国内已成为小肠疾病诊断的重要检查手段。现回顾我院340例接受OMOM胶囊内镜检查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在不同小肠疾病

2、中的检查成功率、病变检出情况,以探讨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4年7月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患者340例,其中男185例;年龄15〜80岁,平均48.6岁。女155例,年龄17〜78岁,平均46.7岁。其中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19例,反复不明原因腹痛281例,慢性腹泻10例,腹部不适30例。上述患者均经胃镜、肠镜检查,部分患者还经腹部超声、CT、磁共振等单项或多项检查,均未发现明显病灶,或无可以解释临床症状的阳性发现。排除标准:安装心脏起搏器、除颤器或

3、其他医用电子装置者、孕妇、有肠梗阻、不能耐受手术者。1.2器械与方法1.2.1仪器设备OMOM胶囊内镜,包括OMOM胶囊、图片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3部分。胶囊大小为13.0mmx27.9mm,质量<6g。获取2帧/s的视频图像,拍摄频率可调节图像特征为视角140°,视距30mm,分辨率0.1mm,可实时监测,以及时了解消化道情况。122检查方法检查前2d患者仅进食流质饮食,检查当天禁食10〜12h;检查前1天上午口服硫酸镁30g、随后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43.75g,检查前一天晚上8时再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43

4、.75g,检查当天早上6点口服甘露醇250ml,随后口服清水500ml,服用胶囊前确认粪便为清水样无粪渣,检查前20min服用二甲硅油散祛除肠道内气泡。检查前签署知情同意书,记录仪在影像工作站进行患者信息登陆,然后患者佩戴好记录仪,并将数据记录仪通过导线与阵列传感器电极相连,并开启记录仪。记录仪绿灯闪烁正常,将胶囊从磁控开关中取出,嘱患者吞入胶囊。吞服胶囊2h内不能饮水,4h后可吃少量的固体食物。口服胶囊40min后未进入小肠则肌注甲氧氯普胺10mg或胃镜直视下送人十二指肠降段。检查期间允许患者自由走动,但

5、避免剧烈运动及进入强磁场区域,如MRI或无线电台。实时监测显示胶囊已进入结肠或胶囊电池耗尽后拆下记录仪,将记录仪中的信息下载到影像工作站中,由两名消化内科医生进行图像资料处理和分析,并做出诊断报告。1.2.3观察指标统计胶囊内镜在消化道中的阳性发现及小肠病变检出率;观察并记录全小肠检查完成率及胶囊内镜检查的并发症;对诊断小肠出血的患者跟踪随访。2结果2.1检查完成率及并发症340例患者中,成功完成检查者322例,成功率为94.7%;胶囊内镜未到达回盲瓣电池已耗尽18例,其中有7例因小肠憩室导致,1例因经手术

6、病理证实为小肠腺癌导致胶囊嵌顿梗阻手术取岀,胶囊通过率为94.7%o因小肠憩室导致电池耗尽未能完成检查者,经随访观察3d至1个月胶囊均从肛门排出。2.2内镜检查情况340例受检者中,245例发现病变,阳性检出率为72.05%,小肠病变的检出率为38.23%o2.2.1检查出食管部位有贲门炎1例、糜烂性胃炎43例、慢性胃炎128例,胃体溃疡2例,胃窦溃疡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例、糜烂8例、息肉14例。在检出的小肠病变中,小肠血管粗大畸形为最多见的病变,占36.47%,其次为息肉,占9.41%o其他常见的小肠

7、病变包括黏膜糜烂25例,炎症20例,出血点15例,小肠钩虫14例,小肠憩室7例,溃疡7例,克罗恩病3例,小肠动力异常3,肿瘤2例,毛细血管扩张1例,蓝色大泡症1例。2.2.2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而行胶囊内镜的19例患者中,其中明确小肠相关病变9例,分别为糜烂和溃疡6例,钩虫1例,毛细血管扩张1例、蓝色大泡症1例,病变诊断率为47.36%,小肠出血9例,检查阳性率为94.73%O2.2.3在281例腹痛原因待查的患者中,小肠病变225例。小肠血管粗大畸形、小肠息肉、黏膜糜烂是最常见的病变类型,分别为124,

8、32,19例。其余为炎症15例,小肠钩虫14例,黏膜出血点13例,克罗恩病3例,小肠动力过快或不足3例,小肠肿瘤2例,另有52例患者胶囊内镜发现上消化道病变,其中十二指肠溃疡5例、胃溃疡4例、糜烂性胃炎43例。224在10例慢性腹泻的患者中发现病变2例,分别为小肠黏膜糜烂和出血点。225在30例腹部不适而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中,7例发现病变,分别为3例小肠息肉、憩室1例、黏膜糜烂2例、黏膜出血点1例。3讨论小肠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