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精品教学(汕头大学)中医学基础备考(打印)

中医学精品教学(汕头大学)中医学基础备考(打印)

ID:31653413

大小:78.6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16

中医学精品教学(汕头大学)中医学基础备考(打印)_第1页
中医学精品教学(汕头大学)中医学基础备考(打印)_第2页
中医学精品教学(汕头大学)中医学基础备考(打印)_第3页
中医学精品教学(汕头大学)中医学基础备考(打印)_第4页
中医学精品教学(汕头大学)中医学基础备考(打印)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学精品教学(汕头大学)中医学基础备考(打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学基础备考名解(4*2.5分)6.503证: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8.70504辨证:“辨”,即审辨、辨别,“证”,即凭证,证据,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来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和综合,辨识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等,然后概括为某种性质证的过程。5.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实施治疗的过程。正活: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其本质相一致情况下的治法,采用的方法和药物与疾病的证象是相反的,乂称为''逆治〃。5.0508反治:疾病

2、的临床表现与其本质不相一致情况下的治法,采用的方法和药物与疾病的证象是相顺从的,又称为、'从治〃。8.6.99.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病情的发展和病机的变化,以及邪正消长的差异,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治疗上应根据其具体情况,运用不同的治法加以治疗。(Pill)6.00.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病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相同的病机变化或同一性质的证候,可以采用相同的治法治疗。990004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指治疗疾病要根据季节,地区及人体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7阴阳:是对自然界相

3、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总概括。00五行: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及与之相关的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0204五行相生:五行屮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资生,促进和助长作用。五行相生的规律和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进,金生水,水生木。05五行相克: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事物具有抑制,约束,削弱作用。7.5.020304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用以概括病变的类别、部位、性质以及邪正盛衰等方面的情况。0504八纲辩证:概括性的辩证纲领,是根据病人的整体征候变现之和概括出來的规律。6.5.99.00

4、.03经络: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6阳虚症:由于体内阳气不足所表现的症候。8.血虚证:指血液不足,不能濡养脏腑器官而出现的证候。6.阴虚证:由于体内阴液亏损所出现的证候。&表寒证:位于浅表,因外感六淫致机体机能活动抑制或衰退的证候气虚证:元气不足,气的推动,温煦,固摄,防御,气化等功能减退,或脏腑组织机能减退所表现的证候。&7.5.道地药材:是指产地历史悠久、品种优良、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一些药物,如云南的三七,选择使用“道地药材”是保证药效的重要前提。7.02

5、相使:两种药合用,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辅药可以提高主药功效的配伍方法谓相使。7.培土制水法:是通过温运脾阳,以治疗肾有病变而水湿停聚的方法。5.滋水涵木法:又称为滋肾养肝法,指通过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5.援物比类:又称“取象比类”,是运用形象思维,根据被研究对象与已知对象在某方面的相似或类同,来推导两者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类同,并由此推辞被研究对象某些性状特点的认知方法。7.脾主升清:是指水谷精微借脾气上升而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濡润全身。7.泌别清浊:泌,即分泌;別,即分別

6、。清,指水谷精微;浊,指食物糟粕。它是指小肠在消化饮食物后,吸收其水谷精微,再经脾运化输送到全身;并把食物残渣下送大肠。7淤血离经Z血不能排出或消散气滞淤血证:是以胸胁脫腹胀闷窜痛,偶有刺痛或有痞块时聚时散,舌紫或有瘀斑,脉弦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邪正相争:疾病发生及其演变过程屮,机体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的相互斗争,不仅关系着疾病的发生,而且直接影响疾病的发展以及转归。肝风内动:又称内风,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体内阳气抗逆变动而形成的一种病理产物,常因阳盛或阴虚不能制阳,阳升无制而成,以动摇,眩晕,抽搐等临床

7、表现为特点。0002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00020504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统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内的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02五味:辛,廿,酸,苦,咸阴阳五行07硕07科1•五行的特性木,木FI曲直;火,火Fl炎上;土,土爱稼檣;金,金FI从革;水,水FI润下.05硕031•试述机体统一性的形成。中庆学认为,人体的组织器官在结构上、生理上,以及病理上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1)生理上机体整体统一性的形成,是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的作用实现的

8、。2)病理上内脏病变通过经络反映于相应的形体官窍,体表组织器官病变也会影响相应的脏腑,脏腑之间相互影响,局部的病变可引起整体的病理反应,整体的功能失调也可反映于局部。3)诊断上通过观察分析形体、官窍、色脉等外在的病理表现,可以推测出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从而作出正确诊断,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4)治疗上强调从整体上加以调治。局部病变,并非头痛医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