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药多西他赛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单药多西他赛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ID:31671332

大小:58.6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单药多西他赛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_第1页
单药多西他赛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_第2页
单药多西他赛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_第3页
单药多西他赛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单药多西他赛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单药多西他赛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杨兰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肿瘤科四川成都610072【摘要】目的:观察多西他赛单药联合放疗与顺钳(DDP)加5氟尿卩密旋(5FU)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比较。方法:47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23例,治疗组单药多西他赛35mg/m2,l次/周,同期肓线加速器放疗;对照组顺钳30mg/m2,B13天,5氟尿囉噪500mg/m2,M15天,同期直线加速器放疗。结果:近期疗效评价,鼻咽原发灶及颈部淋巴结(CR+PR)两组无差

2、异(P<O05);两组毒副反应比较,治疗组恶心、呕吐及口腔黏膜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但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牛率高于对照组(P&t;O05)o结论:单药多西他赛治疗鼻咽癌,近期疗效相似,不良反应轻微,可耐受,是局部晚期鼻咽癌可选择的药物。【关键词】多西他赛;鼻咽癌;放射治疗【中图分类号】R76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12014702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自我科于2003年8月至2007年1月收治47例初治鼻咽癌患者,均有病理学诊断,为非角化癌或未分化癌(W

3、HO分型)。临床分期为III〜IVa,年龄2065岁。无化疗、放疗禁忌症,Karnofsky(KPS)评分≥80分WBC≥4×109/L,Hb≥110g/L,血小板≥100×109/L,肝肾功能正常,心电图无明显异常。将47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单药多西他赛联合放疗组(治疗组)24例,顺钳加5氟尿囉噪联合放疗组(对照组)23例,两组中位年龄分别为45岁和43岁,中位KPS均为80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o12治疗方法121放疗方法两组放射治疗

4、方法一致,所有病例均经同一专家组讨论制定放疗计划,采用常规设计的标准治疗,热塑面罩泡沫枕体位固定。使用西门子直线加速器放疗。常规分割方式连续放疗,每次2OGy,每天1次,每周5次。放射源选用6MV高能光子线与9〜12MeV电子线。照射范围包括鼻咽、颅底和颈部,先采用面颈联合对穿野放疗至18次共36Gy后,使用小面颈联合野加后颈电子线野或面颈分野放疗至25次共50Gy,再根据个体病情,对鼻咽病灶、颈部淋巴结继续加量照射至33〜38次共66〜76Gy;小部分早期病例放疗32〜35次共64〜70Gy后,采用后装加量2〜3

5、次共10〜15Gy,后装加量会在10〜15周内完成。122化疗方法治疗组:多西他赛(江苏恒瑞提供)35mg/m2z静脉滴注,于放疗前给药,1次/周,连续78周,直至放疗结束,在多西他赛使用头一天开始口服地塞米松75mgql2h,持续三天,以预防多西他赛可能引起的血管水肿反应。对照组:顺钳30mg/m2,静脉滴注,第13天,同时予水化;5氟尿喀卩定50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放疗的第1>5周给药。13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近期疗效采用2003年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生存率采用1

6、年内无疾病进展生存率(PFS)。毒副反应评价采用WHO1991年统一标准,放疗引起的放射性皮炎、口腔咽喉急性粘膜炎按RTOG标准评价。14统计学方法研究采用“自愿治疗”原则,采用X2检验比较两组间治疗后治疗反应和毒性反应,并经过SPSS100软件包完成,生存率分析采用KaplanMeier>LogRank法,P<O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近期疗效放疗结束3个月后根据患者鼻咽CT/MR及颈部彩超检验来确定鼻咽原发灶及颈部淋巴结消退情况。22—年内无疾病进展率(PFS)比较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无

7、失访病例,随访率100%o治疗组1年累积复发率125%(3/24),1年累积远处转移率为167%(4/24),对照组分别为87%(2/23)、130%(3/23);治疗组1年PFS为708%(17/24),对照组为783%(18/23)o上述指标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提示无显著性差异(P>;005)o23不良反应两组常见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口腔粘膜炎和皮肤反应。治疗组中白细胞减少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其中II度白细胞减少5例占2041%oIII度白细胞减少2例占83%,IV度白细胞减

8、少1例占42%,均接受抗生素治疗或预防治疗,--例因粒细胞减少伴发热,需延长放疗4天,通过GCSF支持治疗后,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的平均吋间为49天(3〜7天);对照组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毒性及口腔粘膜反应,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其中2例因严重口腔黏膜反应推迟治疗一周;两组皮肤反应相当(P>005)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结束吋体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