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分析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分析

ID:31671369

大小:57.4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分析_第1页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分析_第2页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分析_第3页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分析黄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江杭州310000【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19例IM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咽峡炎发生率仅49.58%,具有发热、颈淋巴结肿大和咽峡炎三联征的患儿仅占48.74%,而肝、脾肿大的发生率则较高,各占85.71%、77.31%o≥6岁IM儿童更易出现咽峡炎以及肝功能异常,而婴幼儿心肌损害的发生率更高。结论儿童IM临床表现多样,不同年龄段的患儿其临床特征存在

2、差异。【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EB病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mononucleosis,IM)是一种由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感染引起的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牛性传染病,各年龄组均可发病。IM的临床三联征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和淋巴结肿大,严重时可同时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临床症状轻重不一,表现各异[1],早期诊断较困难。木研究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M9例IM患儿的临床特点,以减少其误诊率。1材料与方法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

3、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19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1.1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有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增大(其中3项以上为阳性);(2)外周血变异淋巴细胞大于:L0%或总数大于1.0×109/L;(3)EBV抗衣壳抗原抗体IgM阳性,双份血清EBV-VCA-IgG滴度4倍以上升高;(4)外周血清EBV-DNA定量检测阳性。具有IM临床表现,且实验室检查符合(2)・(4)项中1项或多项即可确诊。1.2方法采用Excel统计表详尽记录各病例年龄、性别、住院天数、发热持续时间及入院时症状、体征等。实验

4、室指标: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谱、EBV抗体、EBV-DNA检测、腹部B超、心电图、胸片等。谷丙转氨酶(ALT)升高:ALT>50U/L;心肌损害:有心电图心肌受损改变或心肌酶CK-MB>25IU/L;胆红素升高:总胆红素>21.0umol/L或直接胆红素>5.1umol/L或间接胆红素>20umol/Lo2结果2.1一般数据在119例患儿中,男性73例(61.34%),女性46例(38.66%),比例是1.59:lo发病年龄6个月■□岁3个月,平均年龄(52±30.49)月。住院天数2

5、・21天,平均(7.01±3.49)天。按照年龄分组,3岁以下的儿童46例(38.66%),3・6岁40例(33.61%),≥6岁33例(27.73%)。春天发病的患儿有29例(24.37%),夏天30例(25.21%),秋天39例(32.77%),冬天21例(17.65%)。2.2临床表现在119例患儿中,发热118例(99.16%),颈部淋巴结肿人118例(99.16%),以双侧淋巴结肿大为主,部分表现为腋下以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咽峡炎59例(49.58%),皮疹21例(17.65%),肝大102例(85.71%)

6、,脾大92例(77.31%)。发热、颈淋巴结肿大和咽峡炎三联征是IM的典型临床表现,具有此典型三联征的患儿共58例(48.74%)。2.3不同年龄患儿的实验室检查119例IM的住院患儿中,根据年龄将其分为三组,各年龄组的临床特征见表lo注:*和**之间,P<0.05o各年龄组IM无明显的性别差异。不同年龄组的发热吋间以及住院天数无统计学差异。&洋;6岁组咽峡炎的发生率最高,且与0・3岁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o各年龄组发热以及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均较高。在皮疹、肝脏肿大、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中三组无统计学差异(P>0.0

7、5)o≥6岁组ALT升高的发生率最高,且与0・3岁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V0.05)。IM患儿可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肺炎、心肌损害的并发症,0・3岁组心肌损害的发生率最高,与3・6组岁比较有差异(PV0.05),其余无明显的差异(P>0.05)o3讨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于机体感染EB病毒所导致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急性传染病,其传播的方式是密切接触,经唾液传播,故临床上常有“接吻病”之称,其主要影响全身的淋巴系统,导致淋巴组织的良性增生,累及全身的组织和脏器[2]。张惠琴等⑶2011年的研究表明,6・16岁人群IM发病率占21.

8、7%;本资料中,&洋;6岁有27.73%,较之稍高,这可能与近几年社会经济水平以及卫生条件的提高有关系。在119例IM患儿中,男性73例(61.34%),女性46例(38.66%),比例是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