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审计风险和控制对策

上市公司审计风险和控制对策

ID:31678894

大小:70.05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1-17

上市公司审计风险和控制对策_第1页
上市公司审计风险和控制对策_第2页
上市公司审计风险和控制对策_第3页
上市公司审计风险和控制对策_第4页
上市公司审计风险和控制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市公司审计风险和控制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上市公司审计风险和控制对策【摘要】近两年来,随着上市公司的业务越来越复杂、审计风险的客观存在性以及审计制度的固有缺陷,上市公司的审计风险越来越高,我国会计市场接连发生重大诉讼案件,许多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都被牵扯到经济案件中,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反响。因此,控制和规避上市公司的审计风险迫在眉睫。要想有效地控制上市公司的审计风险,在社会提供有效环境的情况下,既要加强外部审计,也要重视公司的内部审计的完善。随着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会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的完成,注册会计师更需要对上市公司的审计风险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关键词】上市公司;审计风险;风险控制一、审计风险的概述(一)审计风险的含义审

2、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具有这样的特征:客观存在性、不确定性、经济损失的严重性、可控性。(二)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的种类总体来看,上市公司审计风险可分为以下三类:1•财务报告风险。财务报告没有正确编制,不符合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贯性。2•财务风险。公司面临严重财务困难,甚至失去持续经营能力。3•欺诈风险。公司有严重欺诈、违法行为。上世纪70年代,各国

3、审计实务普遍由传统审计转变为制度基础审计。但不论是传统审计还是制度基础审计,会计师关注的主要是第一种风险。近年来,由于现代审计都是抽样审计,当公司面临财务困难或因严重违法导致被查办时,注册会计师往往难以幸免。这是因为要找注册会计师的过失甚至串通作弊的证据并不难,大家都已经意识到了风险的最大根源就在这两方面,而不在财务报告本身。因此,他们开始在审计上有一个非常大的转变,那就是由制度基础审计转变为以防范风险为目的或重点的审计。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充分运用专业判断技能,对审计风险进行恰当地评估和谨慎地防范。从我国目前情况看,上市公司在以下状况或业务中,注册会计师可能面临较大风险:1.业务经营上

4、市公司的经济业务越复杂,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相对就越大。有时注册会计师虽然能搜集到很多有力的审计证据,但仍难以证明其经济业务的实质。在此种情形下,注册会计师往往需冒很大的审计风险。主要风险包括:(1)关联方交易。未识别关联方交易是上市公司审计面临的巨大风险。有的上市公司通过关联方交易将巨额亏损转移到不需要接受审计的关联企业,从而隐瞒其真实财务状况;有的上市公司与其关联企业杜撰一些复杂交易。如通过关联方之间的商品购销、资金占用、资产托管、转移费用等手段,把利润转入上市公司,或通过转账把利润转到低税收公司、亏损公司以逃避稅收,并用"协议定价”等含糊词语简单表示。由于关联交易的复杂性及内部控制

5、、审计测试的固有限制,注册会计师无法保证发现关联方及其交易的所有错报、漏报。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对此类交易予以特别关注。(2)非常交易。有些上市公司为了“扭亏为盈”或达到规定的配股条件,常采用非常交易(如出让土地、设备、股权等),在年末开展非常销售业务、收取政府补贴等,以获取非常收益。如把募集资金委托给证券公司进行股票买卖,年末收取固定收益,或变卖家底,虚增当期利润。一般上市公司都存在一些历史原因形成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在不能完成当期利润指标的情况下,往往会通过转让提高营业外收入及利润总额。个别企业还存在应收账款挂账,第二年重新购回的情况。对于这些非常交易的合法性、有效性和公允性,注册会

6、计师应当给予适当关注。(1)非货币性交易。有些上市公司的交易业务是非货币性的,如转让土地、股权等巨额资产,没有现金流入,只是借记''应收款”,同时确认转让利润;有些上市公司通过非法渠道将资金拆借出去,或将资金投入子公司,这些资金或资本实际上已难以收回,也没有现金流入,却仍以此确认利息收入或投资收益。(2)跨地区交易和涉外交易。许多上市公司的业务是跨地区、跨国经营的,同时,多数上市公司在全国各地有子公司、分销点,受审计范围限制,如何鉴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如何验证销售收入的实现与否,成为困扰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的大问题。在审计范围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审计风险在所难免。2•调整利润会计政策变更及

7、会计估计调整的初衷是使会计报表在会计环境改变的情况下更真实、更可靠,但目前却成为一些上市公司调节利润的工具。如通过调整存货计价方法调整成本,进而调整利润,在存货成本呈上升趋势时由平均成本法改为先进先出法;通过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减少当期折旧,提高当期利润;通过降低坏账准备提取比例,减少费用,提高利润;通过对残次商品及应收款项的不核销,虚增当期利润;通过已竣工在建工程的不决算,财务费用继续资本化,提高利润;对长期投资的成本法核算和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