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经费审计论文

三公经费审计论文

ID:31713135

大小:54.7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三公经费审计论文_第1页
三公经费审计论文_第2页
三公经费审计论文_第3页
三公经费审计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三公经费审计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三公经费审计论文浅谈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的几点思考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将控制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提升到反腐创廉的高度。如何审深、审透“三公”经费,是摆在我们每个审计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根据多年的审计实践经验,就如何开展“三公”经费审计、如何控制“三公”经费谈一谈个人的认识,以供大家参考。公用经费是政府财政预算支出的中央组成部分,是保证政府部门职能发挥的经济基础,公用经费的合理安排和规范使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在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存

2、在支撑数额过大、损失浪费严重的现象,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如何运用科学、规范、合理的管理的手段,将有限的公用经费资金发挥最大的效能,推进严谨高效的政府工作,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一、“三公”经费审计应把握的重点内容1、出国经费审计。出国经费的审计应根据所属单位的行政级别和工作性质不同,确定其审计内容和审计重点。一般来说,厅级以上单位可以将出国经费作为一个专题进行审计。而县级及县级以下单位,出国费用相对较少,有的单位甚至没有出国费用,取而代之的是国内各种名目的学习考查费用和异地会议费用。因此,广义上的出国经费审计

3、应该包括出国费用和国内学习考查费用以及异地会议费用的审计。支出的名目通常有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学习培训、召开工作总结会议等方式。其支出的表现形式一是各地旅游部门开出的学习考查费用发票,二是异地宾馆开出的会议费用发票。2、公务用车审计。公务用车审计要重点掌握被审计单位的车辆定编数量、实际拥有车辆数量及型号,分析车辆超编及车辆配置超标的原因。以单位车辆费用支出总额为依据,考核单台车辆费用支出标准。并对维修费、燃油费、车辆保险费、其它费用进行分项考核,通过车辆使用年限、年度行驶公里数等相关指标分析,分析公务用车费用支出是否

4、合理,不合理的原因究竟在那一块费用中。3、公务招待费审计。公务招待费在“三公”经费中属于较难审计的一项,其主要原因是目前各单位对招待费的核算普遍存在公务招待量大、真假难分、核算不规范等问题。各单位公务招待费中除正常公务招待以外,往往把许多不能正常反映的违规开支通过非正常手段取得招待费发票,再以正常业务招待的名义报销。因此,正确分析招待事项的真假、是揭示公务招待违纪违规问题的关健所在,也是发现虚假报销案件线索重要途径。公务招待费的审计除了审计业务招待费科目外,还要重点关注以下科目,一是关注专项资金中列支的招待费。多数

5、有专项资金的单位将部分业务招待费支出列入到专项资金的费用支出中,从而掩饰其招待费总额。二是在往来帐目上列支招待费。部分单位从代收代付的资金中支出招待费用,没有统计入单位的招待费用总额中。三是随会议费用报销的招待费。从审计情况看,有些单位将一些会议以外的接待费用混在会议费用中进行报销,隐瞒了招待费用的真实性。四是从食堂支出招待费用,而以其他名义进行补助,掩饰其招待费总额。五是部分有对外出租门面的单位,用招待费抵冲房租收入。六是在下属单位报销招待费,转移招待费用,掩饰其招待费总额。二、对控制“三公”经费的几点思考一是要

6、有一个合理的“三公”经费预算。“三公”经费的预算编制应该是建立在对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支出水平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按照“节约、有效”的原则编制的,必须是根据法定原则进行编制,而不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如何解释法定和实际情况就成了编制预算和确定审计标准的关健。本人认为法定原则应理解为根据单位核定的人员编制、车辆编制、国家和地方有明文规定的考查学习费用作为标准编制“三公”经费预算的原则。而实际情况则是根据单位现实状况以一定的标准进行预算。在编制预算时,不能把人员、车辆超编的因素考虑到预算中去,审计人员应当正确区分预

7、算内核定支出和超预算支出,重点分析预算超支的原因。二是要有一套完整的“三公”经费管理控制制度。“三公”经费的开支重在日常管理,因此,制度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各单位应以“三公”预算为依据,将费用分解落实到各部门,按时间和工作进度对费用的支出进行控制,确保经费支出控制在"三公”预算之中。审计人员应该对单位因人员、车辆超编等因素导致的“三公”经费超支和其它因素导致的“三公”经费超支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为控制“三公”经费增长制订相应措施,为调整预算指标提供现实的证据。三是要有一套完整的“三公”费用支出考核机制。制度是否有效,

8、关健在于落实。多年来,控制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的呼声不断,但效果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建立完整的“三公”经费考核机制,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形成“两张皮”。政府没有建立统一的“三公”经费支出考核标准,各单位的预算执行结果是否超预算缺乏监督和奖惩手段,导致“三公”经费的增长势头难以得到遏制。四是纪检、监察、财政、审计部门要加大监督力度,杜绝超标准、超范围的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