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不端行为防治和治理

学术不端行为防治和治理

ID:31800308

大小:59.4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8

学术不端行为防治和治理_第1页
学术不端行为防治和治理_第2页
学术不端行为防治和治理_第3页
学术不端行为防治和治理_第4页
学术不端行为防治和治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术不端行为防治和治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术不端行为防治和治理摘要:伪造、篡改、剽窃科研成果;论文虚假等学术不端行为,严重损害了我国科研工作者的形象,影响学术氛围的纯净,甚至严重影响国家的学术信誉和学术发展。因此,防治和治理学术不端及学术腐败行为、净化学术环境势在必行。通过分析学术造假现象,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治理对策。关键词: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第三方评价;防范与治理中图分类号:G6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9-0128-02学术造假和论文剽窃在国内学术界早已不是新闻。但近几年,媒体频频曝光各种学术不端行为,如论文抄袭、成果剽窃、捏造数据、不当署名、一稿多投、挪

2、用科研经费等等,而涉嫌者从研究生到到教授甚至博导、院士,实在令人震惊。种种不端行为正如病毒般侵蚀着科研肌体,如不及时防范、治疗,学术环境就难以纯净。一、学术造假现象及产生的原因分析(一)学术不端行为体现1.抄袭他人成果抄袭是最为常见的学术不端行为。如湖北某大学郝汉舟把他人发表的3篇SCI论文窃为己有,其中把自己列为第一作者的有2篇,列为非第一作者的有1篇;2005年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李连生被举报存在剽窃他人成果的嫌疑,经调查属实;浙江大学原药学院副教授贺海波因论文造假被开除出教师队伍。2•伪造篡改实验数据实验数据造假现象较多存在学术论文中。而目前学术期刊使用的检测系统不能分

3、析数据,因此,尽管有些文章通过了检测系统这关,但还需要编辑、专家进一步认真评审。如日本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权威加藤茂明的研究小组被曝存在大量篡改和捏造实验数据的行为,数十篇论文因此被撤销;天津某大学作者发表的两篇标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论文实验材料完全不同,但是实验结果完全相同,经查其中一篇论文数据造假。3•雇“枪手”论文中介、枪手在市场的需求下迅速生长。职称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甚至连工作总结、会议发言都可以花钱通过中介、枪手获得。如湖南某大学彭国星与福建某大学余文琼在网上雇人完成基金项目书。经比对,彭国星2012年度申报的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与余文琼2012年度申报的

4、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整体相似度为97.1%,经调查,两人都是花钱从网上“中介公司”购买申请书。4.剽窃、伪造信息山东某大学任升峰抄袭剽窃他人已获资助项目申请书。经项目相似性检查系统比对,其2012年度基金申请书与其他人2008年度已获资助项目申请书高度相似;同时,任升峰为展示他了解该研究领域的前沿,将申请书中10篇参考文献的出版日期变造成近年,并且将原资助项目主持人在美国的研究工作列为自己的研究成果[1,2]o(二)学术不端产生的原因1.学术造假动机来源于利益为了评价高校及科研单位研究人员的技术水平,产生了发表论文的需求,现今发表论文、出版论著、科研成果与评职称、年终考核、课

5、题结题、荣誉、升迁等利益问题密切联系。导致在科研成果上重成果、轻转化,在职称评定上重数量、轻质量,在项目评定、成果认定上重人情、轻内涵导致了学术的虚假繁荣。2•急功近利、浮躁、追求短期效应之风对学术氛围的侵蚀,部分科技人员职业道德缺失。3.科技管理体制存在问题也是造成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原因。4.惩治不力是学术不端行为频发的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尚无完整有效地防止和惩处学术腐败的法规。因此,面对剽窃、抄袭、虚假学术行为,要用“重典”治理,以儆效尤[3,4]。二、整治学术不端行为的对策(一)加强科学道德教育缺乏养成教育是造成学术不端行为的一个根源因素。如果大学缺乏学术积淀和学术传统

6、,必将严重影响整个社会学术诚信。因此,应该从大学开始培养青年人的学术诚信意识,将正确的价值观念植入灵魂。对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要进行严格的学术规范和诚信教育,设立不同的探讨科学道德相关问题的课程,包括科学道德规范与文化宗教影响、科学与政策、学术道德与社会服务等等。同时还要设立明确的科学道德培训目标和管理人员,针对不同学位的学生给予足够的科学道德教育。一旦发现学生、教职人员出现学术剽窃等不端行为,就要给予最严厉的打击。国内的很多高校相关的“宣传教育”已起步,这将成为学术净化的主要防线。(二)建立正确的评价机制,设立专门的评价机构第一,建立正确的评价机制。学术规范,首先要避免错

7、误的机制设计。国内很多科研院所和高校把学术评价、考核结果直接与职称、职务、工资等联系起来,有些人为了使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就采取学术不端行为。这些设计,在某种程度上是“鼓励”和“逼迫”学者造假。错误的机制设计是导致我国论文产出第一,质量落后的根本原因。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才是推动学术发展的出路。比如在中国科大实行多年的“柔性考核机制”,学校一概不提硬性指标,对一年一度的考核也不作具体要求,只是要求进行3〜5年的阶段性工作汇报。历史数据表明,这种管理上的“柔”,并未造成中国科大学术和人才建设上的“弱”,反而使他们更“强”。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