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南中学文昌中学等八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新起点联盟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海南省海南中学文昌中学等八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新起点联盟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ID:31808281

大小:510.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1-18

海南省海南中学文昌中学等八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新起点联盟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海南省海南中学文昌中学等八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新起点联盟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海南省海南中学文昌中学等八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新起点联盟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海南省海南中学文昌中学等八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新起点联盟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海南省海南中学文昌中学等八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新起点联盟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海南省海南中学文昌中学等八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新起点联盟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海南省八校联盟2018届高三起点测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毎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周武王去世后,其13岁的嫡长子姬诵继位,因姬诵年幼,由其叔父周公摄政。姬诵的另几个叔父管叔、蔡叔和霍叔认为周公有篡位之心,并依此为借口发动了“三监之乱”。由此可见A.分封制激化了家族矛盾B.宗法制弱化了君主权力C.地方势力享有较多特权D.周初统治秩序尚不稳定【答案】D【解析】:材料中没有涉及分封制和地方势力,可以排除AD两项;宗法制有利于维护政

2、治等级、维护王权地们和巩固国家统治,说宗法制弱化了君主权利是违背史实的;“三监之乱”的发生是因为周初统治秩序尚未稳定,所以本题选D。2.战国时期,郑国商人弦高贩卖畜牧产品,经常路过滑国到成周经商,需奔波数百里路。这说明当时A.较远距离的贩运活动已出现B.郑国鼓励民众从事商业C.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D.官府加强了对商业的控制【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中“需奔波数百里路”这信息可判定当时远距离贩运已经出现,故选A。材料中没有讲到郑国鼓励民众从事商业,B可以排除;“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和“官府加强了对商业的控制”在材

3、料中均无法体现,可以排除CD两项。3.汉初列侯封邑,列侯可征收封地租税,但封地行政由中央派官吏治理,列侯不得预闻。列侯多居京师,与所封之地关系淡薄,奉命“就国”(回到封邑居住)者,反似贬逐。据此可知汉初-16-A.列侯与中央矛盾重重B.中央集权有所强化C.郡县制并未得以推行D.封邑经常与朝廷对抗【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中“封地行政由中央派官吏治理,列侯不得预闻”和“反似贬逐”等信息可以看出在汉初中央集权有所强化。所以本题选B。“封地行政由中央派官吏治理,列侯不得预闻”说明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说“列侯与中央矛

4、盾重重”违背了材料的意思,可排除A;材料中的“封地行政由中央派官吏治理”说明郡县制得以推行,可排除C;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4.宋代书院是民间性质的教育学术研究机构,下面是宋代六大著名书院的分布图。这可说明宋代A.书院适应了统治阶级需要B.儒学得到蓬勃的发展C.政治与文化中心一致-16-D.江南地区文化比较繁荣【答案】D【解析】: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在6个书院中有4个分布在江南,这就说明了江南地区文化发展比较繁荣,所以本题选D。从地图反映的是6个书院的分布情况,仅以这一点我们无法得出书院与统治阶级的关系,也判断不

5、了儒学的发展情况,这就可排除AB;在宋朝,政治中心在开封或杭州,但从地图上看,书院并不集中在这些地方,所以C项的说法与材料内容不符。5.元曲名家马致远写得最多的是“神仙道化”剧,其主要倾向多是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名不足凭,要人们在山林隐逸和寻仙访道中获得解脱与自由。这反映出A.当时多民族文化的融合B.元代市民阶层的娱乐需要C.元代文人内心矛盾和苦闷D.元曲题材广泛雅俗共赏【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名不足凭”这一信息反映了元代文人对功名富贵的不屑,希望通过隐逸山林和寻仙问道来摆脱现实中的痛苦。

6、C项的说法与材料的主要意思是一致的,本题应选C。A、B、D的说法在材料中均无法体现。6.1854年,广东天地会的洪兵围困广州,英国驻香港总督包令以保护经商为名,派军舰护送商船向广州城内运入大量粮食、军械等各种物资,最终洪兵败退。此事件A.体现出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B.打破了清朝闭关锁国的局面C.加速了广州附近自然经济的解体D.表明英国不干涉清朝的内政【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英国殖民者资助清政府镇压人民反抗,这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也体现出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这就可以选出A,排除D。清朝闭关锁国的局面在鸦片

7、战争后就已被打破,B项的说法与材料所显示的时间相冲突,可排除;材料中无法体现了自然经济的概念,可排除C项。7.鸦片战争后,淸廷财政支出激增,于是为增加收而广开捐例。京官郎中以下、外官道台以下均可捐纳获得官衔。到淸末时期,各省捐纳人员已多得无法安插。当时广开捐例-16-A.有利于平息当时社会矛盾B.体现了晚淸统治的腐败C.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D.是近代官职制度的创新【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清政府为增加财政收入而卖官鬻爵,这不仅加剧了社会的不公,也激化矛盾加速清王朝的灭亡,显然是一种极其错误的做法,所以本题选

8、B。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AD两项的说法明显错误。8.19世纪60年代,有人以影响风水和怕矿工滋事为由反对开矿,对此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诸夷以开矿为常政,不闻(矿工)滋事。”这一言论A.表明冯桂芬支持发展工商业B.体现出维新变法的必要性C.摆脱了看待西方的旧观念D.从政治上否定了封建统治【答案】A【解析】:材料所体现的时间是19世纪60年代,当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