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答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答案

ID:31937049

大小:47.23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29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答案_第1页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答案_第2页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答案_第3页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答案_第4页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可编辑版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考试科目语文班级姓名学号任课教师系主任…………………装…………………订…………………线…………………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电气电力技术系)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敷衍(yǎn)困窘(jiǒng)B.荼(tú)毒生灵奖券(quàn)C.盛(shèng)饭破绽(dìng)D.沙砾(lì)饿殍(piǎ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纹身诡谲燠热源远流长B.桥蹲碑贴崭新摇摇晃晃C.简炼奖卷油腻千沟万壑D.更迭既使灌概千钧一发3.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卖奖券的流浪老人,房无一间,地无一垄。B.他在野外迷路,已经饿了好几天。看到这些野果,也顾不了许多,食不果腹地吃了起来。C.他们两人在拜把兄弟时曾经海誓山盟,永不背叛,可到了商战的关键时刻,竟成了仇敌。D.他把相敬如宾当作与朋友交往的一条起码原则,但在生活中他却常常得不到别人的尊敬,他为之很苦恼。4.下列句中的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恰当的一项是()①小屋的出现,________了山的寂寞。②每个晚上,山下亮起________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________的灯光。③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

3、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_______,一片宁谧。A.打破闪烁疏落安静B.点破闪烁稀疏安静C.点破灿烂疏落柔静D.打破灿烂稀疏柔静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瓢泼大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B.后来我才知道,不管是谁买奖券,他总会努力地把奖券装进红套子里。C.如何防止展览会的贵重展品免遭盗窃,这是西方国家深感头疼的事。D.这种弄虚作假的新闻报道势必将危害党的事业,我们要坚决反对。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Word完美格式可编辑版A.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绽开了一些,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拟人

4、)B.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拟人)C.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比喻)D.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比喻)7下面句子说话得体的一项()A.我在这个问题上请教了许多人,于是不耻下问,向叶先生请教。B.在坐的不是董事长,就是总经理,现在请大家出钱出物,为国家尽匹夫之责。C.孩子别哭,再哭,我就会把你扎出血来。D.老黄,今天是你的生日,祝你长命百岁。8.下列不包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莫春者,春服既成B.静女其娈C.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D.鼓瑟希9.下列文学形象、作品、作者、国籍对应错

5、误的一项是()A玛蒂尔德--《项链》--莫泊桑--英国B香雪--《哦,香雪》--铁凝--中国C水生嫂--《荷花淀》--孙犁--中国D母子三人--《一碗清汤荞麦面》--栗良平--日本10.下列表述,无误的一项是()A.《我的空中楼阁》描写了一个建在半空中的楼阁,表达了作者对未来住所的幻想。B.孔子不但在政治上有过大作为,称得上是杰出的政治家;更在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称得上是伟大的教育家。他的弟子多达3000人,其中贤人72,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梁。C.“咬文嚼字”、“纤屑不遗”是精读的主要特点。略读的特点则是观其大略,“不求甚解”。所谓

6、观其大略,乃是走马看花、漫不经心的读书方法。D.《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通过对话表现了孔子和四位弟子各自不同的意趣、性格和志向,结构完整,形象鲜明,语言平淡自然,含意深隽,没有丝毫的斧凿痕迹,却在眼前平易事中信手勾勒出一副先贤论志的图画。Word完美格式可编辑版二、阅读题:(共35分)(一)现代文阅读(15分)离太阳最近的树30年前,我在西藏阿里当兵。  这是世界的第三级,平均海拔5000米,冰峰林立,雪原寥寂。不知是神灵的佑护还是大自然的疏忽,在荒漠的皱褶里,有时会不可思议地生存着一片红柳丛。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技干,凤羽般纷

7、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这高原的精灵,是离太阳最近的绿树,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在藏区巡回医疗,我骑马穿行于略带苍蓝色调的红柳丛中,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在。  一天,司务长布置任务——全体打柴去!  我以为自己听错了,高原之上,哪里有柴?!  原来是驱车上百公里,把红柳挖出来,当柴火烧。  我大惊,说红柳挖了,高原上仅有的树不就绝了吗?  司务长回答,你要吃饭,对不对?饭要烧熟,对不对?烧熟要用柴火,对不对?柴火就是红柳,对不对?  我说,红柳不是柴火,它是活的,它有生命。做饭可以用汽油,可以用焦炭,为什

8、么要用高原上唯一的绿色!  司务长说,拉一车汽油上山,路上就要耗掉两车汽油。焦炭运上来,一斤的价钱等于六斤白面。红柳是不要钱的,你算算这个账吧!  挖红柳的队伍,带着铁锨、镐头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