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项脊轩志教案(粤教版必修2)

4.6项脊轩志教案(粤教版必修2)

ID:31938386

大小:3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29

4.6项脊轩志教案(粤教版必修2)_第1页
4.6项脊轩志教案(粤教版必修2)_第2页
4.6项脊轩志教案(粤教版必修2)_第3页
4.6项脊轩志教案(粤教版必修2)_第4页
4.6项脊轩志教案(粤教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4.6项脊轩志教案(粤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4.16项脊轩志教案(粤教版必修2)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字词,归纳几种常见句式。2、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3、感悟作者真实的感情。教学重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归有光散文的特点教学方法:诵读法读写结合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落实字词句)一、课前预习1、读准字音渗漉(shènlù)   栏楯(shǔn)  兀(wù)坐   修葺(qì)斑驳(bó)         异爨(cuàn)  老妪(yù)    汝姊(zǐ)阖(hé)门         长号(háo)    偃

2、(yǎn)仰  婢(bì)女扃牖(jiōngyǒu)   呱呱(gū)  门扉(fēi)   象笏(hù)2、十个需要同学们注意的句子。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顾:环视)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再:第二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每:常常)一日,大母过余曰(过:看望引导孟浩然:《过故人庄》访问、探望)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hé)门(等到)后五年,吾妻来归。(归:女嫁也)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书:写字本义——引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书籍/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

3、信)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制:形式、规制)增其旧制:(规模)情感基调:记琐事言悲情。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1-6,名作状,7-10,名作动)雨泽下注(往下)前辟四窗(在前面)小鸟时来啄食(时常)内外多置小门(在里外)东犬西吠(对着西面)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亲手)垣墙周庭(砌上围墙)乳二世(用乳汁喂养)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上朝)余扃牖而居(关闭门窗)一、导入新课有一个谜面:归有光打一成语,谜底是:衣锦还乡。陶渊明“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狭窄的房屋关不住自由的精神,刘禹锡处“陋室”也

4、自得其乐。因此,孔子曰:“君子所居,何陋之有?”我们今天也走进这样的一件精神的居所。二、作家作品归有光(1506——1571年),字熙甫,明朝昆山人,著名散文家。作者自幼苦读,9岁能文,20岁通读五经(《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和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加《三国志》称“四史”),但考试不利,35岁才中举,后8次考进士落第,于是迁居到嘉定(今上海市)安亭江上,讲学20余年,学生颇多,称之为“震川先生”。他直到60岁才中进士当县令。由于为官正直,不与上级官吏和地方豪绅同流合污,3年后明升实降为顺德通判

5、,专管马政,颇受委屈。后由大学士高拱保荐为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修《世宗实录》,上任一年后,病故。在文学上,因作者仕途多舛,但他博览群书,在散文创作上造诣很深,是明代杰出散文家。他的散文源出《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一反当时“文必秦汉”的理论和只求貌似的形式主义风尚。归有光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并称为“唐宋派”。他的散文朴素简洁,自然真挚,善以家庭琐事寄托真情。《项脊轩》《先妣事略》《寒花葬志》为代表,他的作品对清代桐城派散文影响很大,桐城派的姚鼐评价他:“是架设在唐宋八大家与同城派之间的一座

6、桥梁”。近代林纾赞“五百年来归震川一人而已”。三、解题项脊,地名,是作者九世祖归道隆曾居住在太仓项脊烃;轩,小屋,作者将自己的书斋题为“项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一说,言其窄小,如颈背之间,故名;也有这样的解释,归有光从小就有远大志向,要博取功名,光宗耀祖。从项脊两字字面理解,归有光要成为家族顶天立地的脊梁。志,记也,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四、诵读品味(一)听朗读(二)集体读五、难句点拨(课前预习2、3题)六、学生翻译,教师辅导七、完成课后《练习》二八、课后作业1、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把它们译成现代汉语。

7、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妪,先大母婢也。(判断句)又北向,不能得日。(宾语前置句)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鸡栖于厅;室连于中闺;其制稍异于前。(介词结构后置句)轩凡四遭火,得不焚。(被动句)2、课后思考练习第一题。(编写课文的提纲)第二课时(分析写法与情感)一、结合全文具体分析课文1、归有光23岁结婚,请由此推算本文正文与附记写作时间大约相隔多久?[分析]:23—5=18岁23+6+2=31——35(35岁考取举人)即18————352、归有光出身于一个怎样的家庭中?这能否从文中找出?[分析]:官宦家庭,书香门第。吾家读书久不效、

8、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3、这样一个大家庭,后来发生了怎样的变故?文中哪些语句最能渲染这种变故?[分析]:分崩离析(“诸父异爨”),连小轩也凡四遭火。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这里,作者抓住了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就将大家庭颓败破落,混乱不堪的情状和盘托出了。4、面对这样的变故,作者满含怎样的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