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甘肃森林资源流失.研究

民国时期甘肃森林资源流失.研究

ID:31992056

大小:4.06 MB

页数:77页

时间:2019-01-30

民国时期甘肃森林资源流失.研究_第1页
民国时期甘肃森林资源流失.研究_第2页
民国时期甘肃森林资源流失.研究_第3页
民国时期甘肃森林资源流失.研究_第4页
民国时期甘肃森林资源流失.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国时期甘肃森林资源流失.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民国时期甘肃森林资源流失研究绪论一、选题缘由及意义1999年党中央启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这对甘肃这样一个贫困省份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根据历史经验,在甘肃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下,经济开发总是和自然环境存在冲突,每一次的开发活动,都使得甘肃的生态环境往恶化的方向迈进了一步。所以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充分认识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意义,改变那种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而获得经济增长的传统方式,把生态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到人与自然的

2、和谐相处。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在环境保护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甘肃历史上并不乏森林,既提供给人类基本生产和生活资料,又形成了适宜的生存环境,甘肃因此而成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但是由于甘肃自然地理本身的原因,特别是历史上垦荒、战争、采伐等人类活动的作用,大量的森林植被退化或消失。越到近代,森林植被遭受摧残越烈。历史上长期作用积累的结果,使得甘肃大地植被稀疏,自然景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世人眼里尽呈荒凉贫瘠的面貌,成为甘肃贫穷落后的一个醒目的符号。由此而引起的各种生态

3、问题,如水土流失、气候异常、沙漠南侵、沙尘暴频发、气候干旱等,严重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甚至延伸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环境问题。前省委书记苏荣在2004年就说:“缺林少绿,森林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是我省的基本省情特征之一,也是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①题。”历史的发展具有继承性,民国时期甘肃森林资源的流失,是形成今天甘肃森林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劣,生态建设工作任重道远的最直接的历史原因之一。决定民国时期森林资源流失的消耗形态和社会背景,与新中国成立后很长时期内森林资源的继续流失有着许多共同点

4、。特别是抗战期间甘肃作为大后方而得到前所未有的开发建设,森林资源流失因而达到历史上最为剧烈的时期,对我们当前所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也具有很大的鉴戒作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避免悲剧的再度发生,是经济史研究者的一个历史任务。①邹雅林主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陇原大地的绿色革命〉续集》,2006年10月,第334页。1民国时期甘肃森林资源流失研究二、研究现状(一)林业史研究的重要论著民国以前,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大量的林学专著,但林业史方面始终没有一部专著出现。民国时期,受西方先进林业

5、思想和林业成就的影响,才由张福延之《中国森林史略》(《中华农学会报》77期),鲁佩璋之《中国森林历史》(《森林》2卷2号),及李代芳之《中国森林史略考》(《林学》第1期)首发其端,逐渐有了林业史研究的论文出现。林学家陈嵘集各家之成果,又加以补充,于1934年出版《中国森林史略》。1951年和1952年再版时又增加了自1934年至解放初期的历史资料,并改名为《中国森林史料》。但此书大都为历代有关森林的言论、著述、政策、法令等的摘录文抄,述而不作,故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森林史著作。1989年,南京林业大

6、学林业遗产研究室编写的《中国近代林业史》(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该书以鸦片战争爆发的1840年为上限,以国民党退出中国大陆统治的1949年为下限,是一部近代中国林业通史。由熊大桐主编的《中国林业科学技术史》虽是以林业科学技术史为介绍对象的,但由此而涉及的林业史范围比较广阔,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窥见中国林业通史的脉络。中国林学会主编的《中国森林的变迁》(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年出版),概述了中国森林在各历史阶段、各地区原始森林发生、发展和演替的过程,以及在人类历史时期森林逐渐减少,甚至在某局部地区

7、消亡的诸多原因。森林植被是生态环境的主要构成类型,是衡量生态环境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环境史的研究也不能不关注森林史。罗桂环、舒俭民编著的《中国历史时期的人口变迁与环境保护》(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5年出版),阐明了中国各历史时期在环境保护工作及其特点,森林变迁与生态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是其论述重点之一。森林也是地理环境的一个构成要素,所以历史地理学也经常以森林的变迁为研究对象。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的《河山集》是历史地理学范畴的著作,其很多部分揭示了历史上各地,尤其是黄土高原的森林变迁,所以事实上

8、也可视为森林史著作。以上为中国林业史方面的主要著作。这些著作除《河山集》中的《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论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生态平衡的失调及其影响》等文对甘肃省的黄土高原部分的研究多有着墨外,其它虽都有涉及甘肃部分的内容,但都嫌简略,远不能反映甘肃森林变迁的全貌和细节,因而参考价值有限。抗日战争前后,甘肃森林资源状况受到极大重视,邓叔群、程景皓、郝景2民国时期甘肃森林资源流失研究盛、周重光等林学家及其他林业工作者,对甘肃林业撰写的调查研究报告、论文、建议等,在省内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