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及地质环境概况_20122831009010741.doc

(一)自然及地质环境概况_20122831009010741.doc

ID:32081214

大小:455.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1-31

(一)自然及地质环境概况_20122831009010741.doc_第1页
(一)自然及地质环境概况_20122831009010741.doc_第2页
(一)自然及地质环境概况_20122831009010741.doc_第3页
(一)自然及地质环境概况_20122831009010741.doc_第4页
(一)自然及地质环境概况_20122831009010741.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自然及地质环境概况_2012283100901074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前 言    地质灾害是由自然产生和人为诱发的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经济建设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通讯枢纽,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我国中部及长江经济带上的一座举足轻重的特大中心城市,由于所处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降雨充沛,加之人类经济工程活动强烈,因而产生了较多的岩溶地面塌陷、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且局部地段灾情严重,给我市的国民经济建设及社会安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和影响。  二十一世纪初期,是武汉市全面推进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进程,全面建设山水园林型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迈向国际型大都市的重要建

2、设时期,切实贯彻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科学规划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于合理利用和保护地质环境资源,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给武汉市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保证武汉市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武汉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和决策水平,全面建设山水园林型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湖北省人大常委会《湖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的要求,参照湖北省国土资源厅《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3~2015年)》编制。  本规划中地质灾害主要指岩溶地面塌陷、滑坡、崩塌、河流冲蚀塌岸

3、、膨胀土胀缩变形、软土压缩变形等。  因本规划为我市首部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所以本规划依据的是历史至今有文字记载的地质灾害资料,规划适用期限为:近期到2007年,远期到2015年。  规划适用范围为本市所辖行政区域。一、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工作进展   一、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工作进展  (一)自然及地质环境概况  武汉市位于江汉平原东部,大别山南坡,处于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之间,行政区划包括七个主城区及汉南、东西湖、江夏、蔡甸、黄陂、新洲等六个远城区,总面积8467.11km2。武汉市总体地势北高南低,地貌

4、表现为中部为低平的长江中游平原,高程20~30m,局部有残丘耸立;北部为低山林立的低山丘陵区,一般高程100~500m,最高点在黄陂区黄古石(772m);南部丘陵、垄岗环抱,垄岗高程一般30~40m,丘陵为50~100m。  武汉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269mm,年平均温度15.8℃-17.5℃。区内水系交织成网,江河、沟渠纵横,湖泊星罗棋布,主要河流有长江、汉江,次为府河、巡司河、滠水、倒水、举水,主要湖泊有东湖、汤逊湖、梁子湖等50多个。水域面积达2205.06km2,淡水资源充足。  市区地质构造上处于新

5、华夏系第二沉陷带与淮阳山字型构造前弧西翼的复合部位,主要断裂有襄(樊)-广(济)和麻-团断裂,其中,襄(樊)-广(济)断裂从祁家湾-涨渡湖-白浒山横贯市域,是区内最大的隐伏活动性断裂,断裂走向300°,倾向北东,倾角50°-80°,断裂附近有玄武岩分布,断裂两侧地形变化明显。该断裂以北出露元古界大别群、红安群的混合岩和变质岩,构造特征表现为一系列北西向的背向斜,并发育规模不等的北西、北东向断裂,受断裂活动影响,燕山期岩浆岩活动频繁;以南地面大都被第四系覆盖,志留系-三叠系构成走向近东西的线状褶皱,发育走向北西西、北西和北东三组断裂。麻-团断裂从市区

6、东北新洲区徐古入境,在旧街出露后,隐伏于第四系之下,经鄂州市华容后达梁子湖以远,此断裂走向北北东,总体倾向南东,倾角75°-80°,断裂东西两侧地形反差较大,沿断裂有玄武岩出露,该断裂在麻城境内多次发生地震,最大震级6级(1932年4月6日)。  (二)地质灾害现状  1、地质灾害种类  武汉市地质灾害主要类型有岩溶地面塌陷、滑坡、崩塌、河流冲蚀塌岸等突发型地质灾害和膨胀土胀缩变形、软土压缩变形等缓变型地质灾害,其中尤以岩溶地面塌陷、滑坡、崩塌、软土压缩变形等地质灾害影响最大,破坏性最强。  2、地质灾害分布  地质灾害分布主要受地质、地貌条件控制

7、,总体呈点状分布于市域内。岩溶地面塌陷分布于汉阳、武昌、洪山及江夏等有隐伏碳酸盐岩分布区;滑坡、崩塌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带;软土压缩变形和膨胀土胀缩变形则分布于长江、汉江冲积平原、垄岗区;河流冲蚀塌岸分布在长江、汉江等河流沿岸。根据现有资料统计,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共50处,分布于10个区内。  3、地质灾害发育规模  全市地质灾害规模以小型为主,其中,滑坡发生在8个区,共16个,总方量129607.5m3;崩塌发生在5个区,共7处,总方量11990m3;岩溶地面塌陷发生在4个区,共10处,总面积5.1×104m2。  4、地质灾害危害程度  据不

8、完全统计,我市地质灾害已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215.5万元,死亡人数28人,经济损失主要由岩溶地面塌陷造成,而死亡人口基本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