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论文-二十年来乾嘉学派形成原因与学术分野研究综述.doc

历史学论文-二十年来乾嘉学派形成原因与学术分野研究综述.doc

ID:32112462

大小:25.5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31

历史学论文-二十年来乾嘉学派形成原因与学术分野研究综述.doc_第1页
历史学论文-二十年来乾嘉学派形成原因与学术分野研究综述.doc_第2页
历史学论文-二十年来乾嘉学派形成原因与学术分野研究综述.doc_第3页
历史学论文-二十年来乾嘉学派形成原因与学术分野研究综述.doc_第4页
历史学论文-二十年来乾嘉学派形成原因与学术分野研究综述.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学论文-二十年来乾嘉学派形成原因与学术分野研究综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历史学论文-二十年来乾嘉学派形成原因与学术分野研究综述清代乾隆、嘉庆时期形成的以经学为中心,涵盖史学、文字、音韵、训诂、历史地理、天文历算、金石乐律、校勘、辨伪、目录、辑佚等各个学术领域,以重视实证、长于考据为宗旨和治学特征的乾嘉学派,无疑是中国学术思想史的一座高峰,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乾嘉学派进行了诸多研究,既有个案深入的探讨,又有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取得了超越前代的成就。笔者不揣浅陋,仅就近20年来关于乾嘉学派的形成原因和学术分野两个方面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以就教于

2、学界同仁。 一、关于乾嘉学派形成原因的探讨 对于80年代乾嘉学派形成原因的研究状况,赵永春已进行了总结,大致将其概括为如下几种:其一,清廷高压政策为主说。这是传统看法,认为清朝统治者实行残酷的民族高压政策和反动的文化政策,屡兴文字狱,迫使多数学者为逃避政治迫害而埋头于训诂考据之中,最终形成乾嘉学派。其二,远因近因说。远因可以追溯到汉代学者的整理文献典籍、中国史学的疑古传统、宋明理学的空言心性、清初考据学的兴起;近因既有学者怵于文网周密、大狱迭兴等现实政治方面的原因,也有康熙以来较长期安定繁荣的温床,使学者能安然恬适

3、地沉迷于故纸堆中。其三,康乾盛世为主说。认为文字狱与考据之间并无必然联系,而康、雍、乾时期政治上的稳定统一、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统治者对封建学术文化的大力倡导是乾嘉学派产生并蓬勃发展的根本原因,它是康乾盛世的产物。其四,历史原因(远因)为主说。具体有三点:第一,宋元以来的唯心主义理学流于空疏,明末清初的学人痛感空谈误国之害,转为“经世致用”的学术工作,开启了乾嘉学派之风。第二,宋学开创了疑古辨伪的风气,为乾嘉学派所继承。第三,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和数理逻辑方法给乾嘉学派输入了新鲜血液。其五,封建学术内在矛盾为主说。认为

4、稳定统一的政治环境、繁荣昌盛的经济盛世、残酷的文字狱政策和统治者的关心提倡,是乾嘉学派形成的外在条件,主要决定着学派量的形成。而封建学术内在矛盾的发展,即明代理学家继承了历代经学发展的弊端和不断产生出新的糟粕,形成了否定自身的质变因素,这是乾嘉学派形成的内在根据,内因外因的统一乃是乾嘉学派形成的真理。在上述讨论中,先师李洵先生独辟蹊径,提出乾嘉学派产生的社会根源主要不是由于康、雍、乾的“盛世”,如果将其放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去考察,就会看到,无论中外,考据学派都是产生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阶段中,本身应该是近世启蒙运动的

5、一部分。乾嘉时期的许多学者并非沉湎于故纸堆,而是为了社会改革才去考据的。(注:赵永春著《乾嘉学派讨论综述》,载胡凡主编《中国历史研究专题述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又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89年第8期。)进入90年代以后,在前段讨论的基础上,学者们对乾嘉学派形成原因的认识又有深入的进展,具体表现为如下几种观点:其一,多种因素说。漆永祥在《西北师大学报》1991年第2期发表了《乾嘉学术成因新探》一文,认为乾嘉学术的发达是多种因素所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数千年来文献典籍讹谬相传,非校勘不可卒读;乾嘉学者以校

6、理群籍、恢复传统文化为己任,以经世致用为目的,从而构成乾嘉学术的特殊价值和人才主体;同时,这一时期小学、目录、版本、校勘等学科的迅速发展以及乾嘉学者实事求是的学风、归纳推理的科学方法、深厚的家学师承渊源、清廷佑文政策等,都是导致乾嘉学术全盛的重要原因。在此研究基础上,漆永祥博士学位论文《乾嘉考据学研究》,立足于“将乾嘉考据学视为既是中国古代学术史上较盛的一代学术,又是学术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不是‘畸形’甚或‘反动’的学术;将乾嘉考据学家视作有血有肉、直面人生的学人,而不是在淫威或屠刀之下苟活残喘、无有灵魂的僵尸”(

7、注:《乾嘉考据学研究》“前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6、10页;112-113页。)的观点,以二章近6万字的篇幅详细论述了乾嘉考据学的成因,其中心思想是“在把握学术内部嬗变规律的同时,兼顾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以及乾嘉学者自己言行的探寻,力图得出合乎历史事实的解释”。(注:《乾嘉考据学研究》“前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6、10页;112-113页。)他认为考据学萌于先秦,成于两汉,一盛于南京,再盛于清乾嘉时期。其次,他从古籍错讹炽盛与学术文化日趋繁荣之间的矛盾进行

8、分析,认为对传世古籍进行大规模整理研究已成为一种客观需求,势在必行,这种客观需求与乾嘉学者的自觉活动合而为一,遂成为乾嘉考据学发达的重要成因之一。第三,他分析了实事求是、学宗汉儒风气的形成,认为对宋学贬斥与对汉学的提倡使民间学术界将此贯穿于治学及立身制行之始终,实事求是成为品量学术、评价时贤的主要标准与原则,并迅速向全国范围弥漫开来。第四,他一反过去将乾嘉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