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炳良:乾嘉学派的学术理念

罗炳良:乾嘉学派的学术理念

ID:42919204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3

罗炳良:乾嘉学派的学术理念_第1页
罗炳良:乾嘉学派的学术理念_第2页
罗炳良:乾嘉学派的学术理念_第3页
资源描述:

《罗炳良:乾嘉学派的学术理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罗炳良:乾嘉学派的学术理念清代的乾隆、嘉庆年间,我国学术史上出现一股以注疏、辑佚、辨析和考证历代经史了集为主要内容的人规模清理传统文化运动,史称乾嘉考据学,又名乾嘉朴学、乾嘉汉学。这种治学风气在当时风靡全国,臻于极盛。梁启超曾形容说:乾嘉间Z考证学,几乎独占学界势力,虽以索崇宋学之清室帝王,尚且从风而靡,其他更不必说了。所以稍为时壇一点的阔官乃至富商大贾,都要附庸风雅,跟着这些大学者学儿句考证的内行话。(《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乾嘉考据学在清代各个学术领域都产牛:出众多的学者,形成一个貝-有世界

2、影响的学派,即乾嘉学派。乾嘉学派的学者虽然在治学范围和治学风格上各有差界,但在学术宗旨上都一致继承汉代河间献王刘徳对待历史文献实事求是的传统,把这个口号作为自己高悬的旗帜。钱人听表示惟冇实事求是,护惜古人Z苦心,可与海内共白(《卄二史考异序》);王鸣盛宣称以校订之役,穿穴故纸堆中,实事求是(《十七史商榷序》);汪中声称为考古之学,惟实事求是,不尚墨守(《述学与巡抚毕侍郎书》);阮元阐明治学宗旨是推明古训,实事求是《宰经室集口序》。可见实事求是观念并非乾嘉学派的个别学者所有,而是绝大多数学者的普遍

3、共识。乾嘉学人不仅按照这个原则研治古代经史,而口用它来评鹭古今学者的学术成就。如钱人昕一方而指出宋人沈括、吴曾、洪迈、程人昌、孙奕、王应麟诸人穿穴经史,实事求是(《潜研堂文集严久能娱亲雅言序》);另一方面称赞时人戴震治学实事求是,不偏主一•家(《潜研堂文集戴先生震传》),汪辉祖•考史自據新得,实事求是(《元史木证序》)0洪亮吉赞誉邵晋涵治学尤能推求本原,实事求是(《卷施阁文甲集邵学士家传》)0阮元评价钱大昕持论必执其中,实事必求具是(《十驾斋养新录序》)。这类评价在乾嘉学派的著作屮俯拾即是,不胜

4、枚举,充分表明实事求是意识已经深深植根于乾嘉学者的头脑里,成为他们研治经史Z学的指导思想。因此,它不单纯是乾嘉学派的治学特征和考据方法,更重要的还是一种学术理念,应当属于理论与方法论的范畴。乾嘉学派实事求是的经学理念重在追求儒家经典的文本之真,藉以求得儒家义理之道,目的是要白觉纠正汉唐文以载道和宋明义理明道理念的偏颇和局限,侣导训诂明道的新理念。在这方面,戴震比较具有代表性。他在治经的过程中发现汉儒的训诂虽然有师承传授,但有时也会出现附会经文的现象,魏晋时期人们渚空附会成分更多,而宋儒解经则是凭

5、胸臆判断,穿凿曲说,儒家经典的义蕴儿乎被篡改得面冃全非。于是戴眉提出宜平心体会经文,有一字非其的解,则于所言之意必差,而道从此失(《戴东原集与某书》)。他主张抛开前人对儒家经典和上古事实的臆解和附会,通过音韵训诂求得经典的真实含义,然后断以己意,阐发出新的学术见解。钱大昕和戴震一样,也强调弄懂经文的重要性:冇文字而后有诂训,有诂训而后有义理(《经籍饕诂序》),主张儒家的义理只能从训诂经文之屮体现出来,而不能离开训诂凭空臆解产生。王鸣盛更是明确地指出,研究经学固然是为明道,然而求道不能空执义理,正

6、确的方法应该是正文字、辨音读、释训诂、通传注,则义理自见,而道在其中矣(《十七史商榷序》)0乾嘉学派学者强调研治经学必须搞清经典文木之真,然后进一步认识儒家思想真谛,这一学术理念的根本在丁•扭转宋明以来学者治经空谈义理而不求其实的学风,矫正前世出现的弊端。乾嘉学派坚持实事求是的史学理念,目的在于自觉考证汉唐敘事史学和宋明义理史学造成的历代史籍谬误,恢复历史的真相。乾嘉学者治经大多以追寻汉人解经为是,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然而他们在运用这一理念治史时,理性意识则更加突出。诚如梁启超所说:清儒所高唱之实

7、事求是主义,比较的尚能应用于史学界。(《屮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历史研究屮的实事求是,其理论内涵是界定什么是实事,即确定历史事实;其方法论内涵是怎样达到求是。在这方面,晁嘉学派史家钱大昕的认识比较具有代表性。他指H!:史者,纪实Z书也。当时称Z,吾从而夺Z,非实也;当时无Z,吾强而名Z,亦非实也。(《潜研堂文集春秋论二》)史家记载历史如果当时称之,吾从而夺之,就会造成历史记载的遗漏或失真;倘若记载历史当时无Z,吾强而名Z,那就是伪造事实。上述两种情况,在我国古代学术史上屡见不鲜,后人要考察历史的真

8、和,就必须要对古代史籍进行考界、纠谬、辨伪、祛疑。对于前一种惜况,史家的任务在于考证史书记载的内容是否和真实史事相符,重在纠谬勘误;对于后一种情况,史家的任务则在于考证史I!;记载的内容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事,重在疑古考信。两者虽然考史的旨趣有所不同,但其共同之处则是必须确定什么是历史屮的实事,再进一步考证历史记载是否与Z契合。乾嘉学派的史家人力进行丿力史考证,全面审查历代史书是否符合这一标准,总结出实事求是的考史理论和方法论,为中国传统史学增添了极其重要的内容。乾嘉学派的史家木着求实征信和护惜古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