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修三第一三单元

高考历史必修三第一三单元

ID:32178485

大小:11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01

高考历史必修三第一三单元_第1页
高考历史必修三第一三单元_第2页
高考历史必修三第一三单元_第3页
高考历史必修三第一三单元_第4页
高考历史必修三第一三单元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必修三第一三单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历史必修三复习知识点(一):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1)春秋战国时期是儒家思想的形成时期。但被冷落。秦朝时期:儒家思想遭打击,(2)汉代儒学被统治者奉为正统思想。(3)宋明时期儒学向理学转变,成为中国儒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新在把理和儒家传统道德结合起来(或把儒家传统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主要表现在形成思辨化的哲学体系](4)明清之际,由于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思想家的涌现,儒学进入了继承与批判时期。2、对儒家思想认识: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集体意识、自强不息的精神,对塑造中国人的

2、民族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人类思想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遗产;对中国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长时间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也带来了禁锢思想,压抑人性,封闭保守的消极影响。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出现原因:[社会大变革](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发展;(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争霸);(3)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学术逐渐下移,“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2、争论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如何治国(德治、仁政,法治,无为而治),还有人性问题、

3、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学派人物时代地位著作主要观点或主张道家老子春秋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主张“无为”;主张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老子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庄子战国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鄙视富贵利禄,痛恨不公平的社会现象,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儒家孔子 春秋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教育家《论语》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主张“礼”,即贵贱有序;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性相近注意“因材施教”;他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4、要谦虚好学。孟子战国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认为“民贵君轻”,主张实行“仁政”,反对苛政刑杀,主张“政在得民”,宽刑薄赋;性善论荀子战国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荀子》“君舟民水”,礼法并重,主张“制天命而用之”,按自然规律办事。性恶论法家韩非子战国贡献:以法治国,法、术、势相结合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把君主权力提高到了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墨家墨子战国主张:“兼爱”“非攻”、节俭、“尚贤”墨家思想代表平民百姓的愿望,在当时影响很大。3、意义:(1)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

5、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儒家(政治道德国家稳定时期)、法家(改革变法大动荡)、道家(哲学基础动荡结束之初)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具有深远的影响。三、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1)背景①经历了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汉初的“无为”思想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了。②土地兼并、边境不宁、王国问题困扰着西汉统治者,强盛的西汉需要一种新的统

6、治思想来维护封建统治(2)汉代儒学内容:吸收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学说①为加强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认为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主张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说,都应罢黜;②为加强君权,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学说;③针对土地兼并严重和百姓生活困顿,进一步发挥仁政思想,提出限田、薄敛等主张;④为人处世方面,提出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提倡孝道。(3)特点(实质目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适应了汉武帝加

7、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继承和发展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实质上是思想文化专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专制皇权,(4)汉武帝确立儒家独尊地位的措施①背景:秦朝实行法家的治国思想,结果导致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不利于统治;汉武帝的“贤良对策”;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②汉武帝的尊儒措施A、汉武帝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B、汉武帝一方面启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C、另一方面兴办太学,学习儒家经典,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兴办太学,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

8、,也大大提高了儒学地位;令全国各郡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十三经”:在南宋形成《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左传》《礼记》《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D、结果:加强了专制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