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及课题研究案例分析

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及课题研究案例分析

ID:32203809

大小:61.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01

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及课题研究案例分析_第1页
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及课题研究案例分析_第2页
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及课题研究案例分析_第3页
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及课题研究案例分析_第4页
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及课题研究案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及课题研究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欧洲有一则童话,说的是在一个小池塘里住着鱼和青蛙,他们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听说外面的世界好精彩,都想出去看看。鱼由于自己不能离开水而生活,只好让青蛙一个人走了。这天,青蛙回来了,鱼迫不急待地向他询问外面的情况。青蛙告诉鱼,外面有很多新奇有趣的东西。“比如说牛吧,”青蛙说:“这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只粗壮的腿,还有大大的乳房”。鱼惊叫道:“哇,好怪哟!”,同时脑海里即刻勾画出她心目中的“牛”的形象:一个大大的鱼身子,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嘴里吃着青草,……。这就是所谓的“鱼牛”。案例2鱼牛的故事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知识

2、建构(理解依赖于个人经验)两只角黑斑块四蹄大乳房吃草建构观下的数学新课程教学关于学习性质的比喻及其启示故事的启迪每一样东西都带有鱼的形状,只是根据青蛙的描述稍作调整――――人被想象为用鱼尾巴走路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奶牛是长着乳房的鱼。教学中的“鱼牛现象”“鱼牛”故事的启迪学习不是“被灌输”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调动自己独特的经验,对新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批判和重构的过程。学习者过去的知识经验与当前的学习环境直接影响学习效果。为什么会有“鱼牛现象”学习者本身的认知心理与经验信息不足描述信息不足信息交流不足这个故事说明了在人们基于自己已有的知识建构新知识中,创造性的机遇和危险并存。思考

3、题:学习是怎样实现的?小鱼对“奶牛”的形象是怎样建构的?教学需要什么?教师的作用何在?怎样避免错误的建构?案例3有一位母亲要她5岁的孩子每天吃饭时给每人的盘子里放一条餐巾。家里经常是4个人吃饭,这个儿童平时能数到30甚至更多,但他在完成这一任务时,还是先到碗橱里拿来第一条餐巾,放在一个盘子里,然后再回到碗橱拿来第二条餐巾,放在第二个盘子里……拿4条餐巾就来回走了4次。当他5岁3个月16天时,才第一次想到要数盘子和从碗橱里拿来的餐巾,数好后才把餐巾分到每个盘子里,他这样做共持续了6天。到了第七天,家里来了一位客人,比平时多了一个盘子。*案例3他仍像往常一样拿来4条餐巾,但是当他看到有

4、一个盘子空着时,没有再去拿一条来,而是把已经放在盘子里的4条餐巾收起来,放回碗橱里,然后又一次次地去拿,走了5次才完成任务。第二天,没有客人了,他仍旧走了4次,这样做了5、6天,他才发现要数盘子和餐巾。十天后的一天,妈妈告诉他来了一个客人,他仍像往常一样分发4条餐巾,但是当他看见有一个空盘子时,只是再去拿了一条餐巾。第二天,没有客人了,他先数了一下盘子的数量,然后再去拿来相同数量的餐巾。此后,家中再有客人来,他也能应付自如了。*这位美国妈妈的教育方法可以概括为:为儿童提供问题解决的情境,让儿童在自己的水平上、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让儿童在亲身的经历和体验中获得自然的发展。成人往往隐

5、退在后台,并没有干预儿童的发展过程,更不急于将高级的或正确的方法直接教给儿童。这种教育方法隐含了以下教育观念:童天生具有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动机,具有主动发展的潜能。教育应该创设环境,让儿童的这种潜能得以发挥。通过他自己的个人经验学习。只要给予适当的环境刺激,儿童就能自己获得发展。在教与学的关系中,更倾向于关注儿童的学,而不是成人的教。这种信念,在皮亚杰的一句名言中得以充分体现:“你教给儿童的越多,儿童自己发现的就越少。”*“中国式”的回答:如果我是孩子妈妈,我会在旁边稍微提醒一下,因为孩子还是太小了,作一下引导是应该的。如果我是这个孩子的妈妈,我会一开始就告诉孩子家里有客人来,让

6、孩子在发餐具时多发一份。如果我是这个孩子的妈妈,首先让他数盘子,再让他取相同数量的毛巾一一对应进行配对。先给他正确的示范,巩固数字和数量的对应,当家里来了客人时,让他操作,自己发现问题。如果我是这位母亲我会及时纠正孩子,教育孩子(将)数和事实相联。*我们的认识:文化的自觉和不同文化间的对话有助于我们反思自己的教育:教还是不教?*案例与课例的关系区别:关注生成――预设实现无心插柳――有心栽花提炼主题――设计主题总结研究――全程研究联系:其实典型的课例本身就是个大案例。一个课例中可以开发出多个案例,一个案例也可能用到几节课的素材。教育教学论文和案例撰写的基本要求(1)论文评比的“五看”

7、:一看题目;二看论点;三看选材;四看结构;五看语言。(2)案例评比的“五性”;题目的新颖性;故事的典型性;情节的感人性;反思的深刻性;语言的流畅性。2009-10-18*********实验的基本结论1??单纯从总体上的近期的学习效果来看,两种学习方式并无显著的差别。2??发现式学习比接受式学习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接受式学习比发现式学习效率更高。3??发现式学习使得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有所提高;接受式学习则能够使学生更系统更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实验的基本结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