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压力、组织支持感与离职倾向的关系分析

企业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压力、组织支持感与离职倾向的关系分析

ID:32212050

大小:1.70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9-02-01

企业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压力、组织支持感与离职倾向的关系分析_第1页
企业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压力、组织支持感与离职倾向的关系分析_第2页
企业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压力、组织支持感与离职倾向的关系分析_第3页
企业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压力、组织支持感与离职倾向的关系分析_第4页
企业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压力、组织支持感与离职倾向的关系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压力、组织支持感与离职倾向的关系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1.2研究目的和意义1.2.1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考察长沙市地区企业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压力、组织支持感、离职倾向的现状及其人口统计学差异。探讨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组织支持感、离职倾向三者之间的关系,验证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组织支持感在工作压力与离职倾向之间的缓冲调节作用。1.2.2研究意义1.2.2.1理论意义关于工作压力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有不少,1962年French和Kzhn将压力引入了企业管理,并受到了管理学界的高度重视,然而,相较于西方来说,关于工作压力的研究在我国的起步是比较晚的,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欠缺。随着全球工业化与信息化的

2、迅速发展,工作压力在企业中对员工的影响也日趋严重。国外的学者对工作压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义、来源与影响因素、测量工具、产生的后果及应对策略等方面。本文的研究途径是:工作压力——组织支持感——离职倾向,对三者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并进一步验证组织支持感在工作压力与离职倾向之问的调节作用。在理论上进一步扩展压力管理研究的范畴,并给压力管理理论提供支持。回顾以往的研究可以发现,关于工作压力、离职倾向的研究大都集中在警察、护士等高压力人群上,将这一研究引入到企业还是相对较晚的,进入企业以后,一般是以企业新员工为研究对象,而对于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研究还不多。本文以知

3、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延伸了工作压力的研究领域,并对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及理论研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2.2.2实践意义通过本研究,我们能够初步把握长沙市地区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压力与离职倾向的总体状况,并进一步了解其产生的原因。本文通过对企业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离职倾向的调查与研究,为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提供指导意见,指导其正确的面对工作压力,减少工作压力对知识型员工造成的心理或生理的问题,并在一定的程度上为留住企业知识型员工提供建议或意见。万方数据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压力、组织支持感与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在企业中,适当的人员流动是有益于企业引进新技术、新理念

4、、吸纳新鲜力量的,但员工流动过于频繁的话,就有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导致企业在组织的连续性和协调性上出现问题,造成资源不必要的消耗。本文研究工作压力对离职倾向的影响,并引入组织支持感这一变量,研究组织支持感在工作压力与离职倾向之间的调节作用,其研究结果对企业知识型员工的压力管理、降低离职率、保持企业人才,有着积极的实践意义。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2.文献综述2.1知识型员工的研究概况2.1.1知识型员工的定义知识型员工最初是由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EDrucker)①提出的,他将知识型员工定义为“掌握符号和概念,运用知识和信息工作的人”

5、。从这一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认为知识型员工生产的是知识和思想,而不是生产物质产品;加拿大学者朗西斯·赫瑞比(FrancesHoribe)罾认为知识型员工的内涵是“那些创造财富时用脑多过用手的人”;之后学者VOGT@提出,具有劳动和能力共同创造新的观点,能对新想法进行交流、指导与促进执行的人,为知识型员工。以上都是一些西方学者的看法,我国的学者也对知识型员工的定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杨杰@认为所谓知识型员工就是是从事知识性工作的人;屠海群@认为,知识型员工的内涵是指那些通过从事设计、生产、创造、扩展和应用知识的活动,能为企业带来知识资本增值的人。2.1.

6、2知识型员工的特征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知识型员工,我们需要了解知识型员工的特征。知识型员工有以下特点:(1)具有独立性。他们更需要一个不拘谨、轻松的工作环境,这对他们的创作有积极的作用;(2)从事创新型的工作@。他们要对知识进行不断的创新,而不是从事重复的、耗费体力的工作。(3)流动性较大。因为他们拥有更多的资本,所以他们对企业或是工作要求更高,一旦他们对工作产生不满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离职。(4)在激励方面,相较于普通员工来说,知识型员工①DruckerP.F.Knowledge-wooerProductivity:TheBiggestChallenge【J

7、】J.IEEEengineeringmanagementreview,2006,34(2):29-39.②赫瑞比.管理知识型员工咖.郑晓明,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5-15.③VOGT.E.E.TheNatureofWorkin20101J].Telecomunication,1995,29(9):21—27.④杨杰,方俐洛,凌文辁.寻找真正意义的知识工作者[J1.中国人才,2002(8):30—31.⑤屠海群.知识员一工激励机制变革之探讨.生产力研究,2002(2):157—159.⑥于珊.基于心理契约的创新型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策略

8、研究fD】.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1-7.4万方数据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