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琴俱亡》同步练习

《人琴俱亡》同步练习

ID:32401574

大小:4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04

《人琴俱亡》同步练习_第1页
《人琴俱亡》同步练习_第2页
《人琴俱亡》同步练习_第3页
《人琴俱亡》同步练习_第4页
《人琴俱亡》同步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琴俱亡》同步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人琴俱亡》---lygfx一、目标导航1.学习基本的文言文字词。2.体会文中深厚的兄弟情谊。3.朗读成诵。二、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王子猷()病笃()了()不悲舆()不调()恸()绝2.解释下列加点词。(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2)而子敬先亡。(3)何以都不闻消息。(4)语时了不悲。(5)便索舆来奔丧。(6)子敬素好琴。(7)便径入坐灵床上。(8)弦既不调。(9)因恸绝良久。(10)月余亦卒。3.《人琴俱亡》选自作者是,他是(朝代)文学家,人琴俱亡的意思是:“”4.文中说“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不调”

2、的原因是:5.《世说新语》中很多故事发展为成语《人琴俱亡》发展的一个成语是      。这则故事表现了:        6.翻译句子:(1)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2)子敬子敬,人琴俱亡。(3)因恸绝良久。三、阅读理解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同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7.解释加点字。(1)何以都不闻消息(2)弦既不调5(3)人琴俱亡(4)因痛绝良久8.简单概括本文大意。9.简述子猷“月

3、余亦卒”的原因。10.找出课文中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的语句。11.你是如何理解“子敬子敬,人琴俱亡”这句话的?  1.试分析概括一下本文的结构内容。  明确:  本文记叙了王子敬死后,王子猷不顾病体去奔丧,并悲痛至死的故事,反映了兄弟两人至深的感情。  全文共两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写子猷奔丧。先交代兄弟二人皆病重,子敬先死。由于久没有子敬的消息,子猷推断弟弟已经不在人世,于是急忙去奔丧。  第二部分(2)写子猷恸绝。子猷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哀悼弟弟。由于不胜其哀,“月余亦卒”。  2.文中第一段中,王子猷猜到弟弟已经去世,为

4、什么“语时了不悲”、“都不哭”?  参考:  是因为他自知也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将和弟弟又在九泉之下相见了。  3.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不调”说明了什么?  明确:  语句有:“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了不悲”“都不哭”“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和“恸绝良久”“月余亦卒”,都表现了子猷对弟弟的兄弟之情。  “不调”既是写实际情况,也包含了“人琴俱亡”的凄凉,反映了王子猷极度悲伤的心绪。4、子遒凭什么断定子敬已死?这反映了什么?5、子遒知道子敬死了,为什么“

5、不悲”也“不哭‘?6、你认为“弦既不调”的原因是什么?7、子遒为何在弹子敬的琴后哭了很久?8、文中哪些句子最能表达子遒与子敬的兄弟之情?9、子遒来到子敬家奔丧,坐在灵床上,弹子敬琴时的心理活动,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10、子遒摔琴前的心理活动是什么(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511、你认为王子遒“月余亦卒”的原因有哪些?12、你是如何理解“人琴俱亡“四、拓展阅读五、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   庞恭与太子质(        )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        )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三

6、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 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        )魏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        )之。” 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        )。1.找出文中的一个通假字:    通    ,意思为        。2.由文中的故事,后人概括出一个成语:  ,它比喻  :                     3.庞恭对魏王讲“三人成虎”的故事有何用意?答:                                                       

7、                    4.庞恭从邯郸返回,得不到召见的原因是什么?答:                                                                             5.学习本文对你有什么启示? (二)楚人隐形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同“否”)?”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dài,哄骗)云“不见”。嘿(同

8、“默”)然大喜,赍(jī,携带)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