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激励机制的创新

企业激励机制的创新

ID:32405229

大小:3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04

企业激励机制的创新_第1页
企业激励机制的创新_第2页
企业激励机制的创新_第3页
企业激励机制的创新_第4页
企业激励机制的创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激励机制的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企业激励机制的创新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显得极其重要,而员工激励又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科学的激励机制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利于发挥企业员工的创造力,有利于培养企业员工对企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文通过对激励作用的理论分析与研究,指出了南京三瀛运动器具有限公司员工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企业建立公平合理激励机制的必要性,阐明了企业中如何树立正确的员工激励的发展方向。关键词:激励激励理论1引言员工激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许多管理者都希

2、望通过实施有效的激励政策,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生产效率。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激励本身也就是一种投资,投资的回报便是工作效率的提高。江总书记在第十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指出:“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主要的资源,要建立一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所以说,科学的激励机制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利于发挥企业员工的创造力,有利于培养企业员工对企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企业只有通过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才能使企业充满活力,企业的持续发展也就有科学的管理制度的保证。一个想

3、长久发展的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有效激励机制,这不仅是企业所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现状的中心环节之一,也是企业的一项日常管理工作,更是当前企业吸引优秀人才、留住优秀人才的迫切需要。2激励的作用2.1激励的含义激励一词是外来语,译自英文单词Motivation,它含有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的意义。所谓激励,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

4、简单而言,激励就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也就是通过调整外因来调动内因,从而使被激励者的行为向提供激励者预期的方向发展的过程。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激励可以理解为创造满足员工各种需要的条件,从而激发员工的动机,使之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的过程。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激励的出发点是满足员工的各种需要,即通过系统的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来满足企业员工的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企业只有满足员工的各种需要才能真正发挥激励的作用。(2)激励的过程是各种激励手段综合运用的过程,即奖

5、励与惩罚并举,既要对员工表现出来的符合企业希望的行为进行奖励,又要对不符合企业希望的行为进行惩罚,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发挥各种激励手段的作用。(3)激励贯穿于企业员工工作的全过程。包括对企业员工个人需要的了解、个性的把握、行为过程的控制和行为结果的评价等等。(4)信息的沟通需要贯穿于激励工作的始末。企业组织中信息沟通是否通畅,是否及时、准确、全面,直接影响着激励制度的运用效果和激励工作的成本。(5)激励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在客观上的统一。2.2建立公平合理激励机制的必要性我国

6、WTO的加入,使得国内外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壮大,就必须充分合理的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而物力、财力资源的充分利用更离不开员工的积极性的调动,离不开对员工行为的有效激励。弗朗西斯说:“你可以买到一个人的时间,你可以雇到一个人到指定的工作岗位,你可以买到按时或按日计算的技术操作,但你买不到热情,你买不到创造性,你买不到全身心的投入,你不得不设法争取这些。”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在企业中建立一个公平合理激励机制的必要。我们知道无论一个企业拥有多少技术、设备,除非由被激励起工

7、作动机的员工所掌握,否则这些资源不可能被付诸使用。哈佛大学的詹姆斯教授在对激励问题进行了专题性研究后提出: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则可发挥到80%—90%,其中50%—60%的差距是激励的作用所致。可见,激励在企业管理和员工潜能发挥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鼓舞员工士气,即使在同样的设备和环境条件下,也会取得难以想象的巨大效果。3激励理论的对比分析现有的激励理论主要是从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来展开研究的,激励被认为是通过

8、高水平的努力实现企业的意愿,而这种努力以能够满足个体某些需要和动机为条件。因此,现有的管理激励理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人的心理需求和动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内容型激励理论,这主要包括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阿尔德佛的ERG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另一类是以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的过程型激励理论,这主要包括弗鲁姆的期望理论(M=V*E)、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型、亚当斯密的公平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等。过程型激励理论较之于内容型激励理论从系统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