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科技学院关于修订2017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

金陵科技学院关于修订2017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

ID:32416980

大小:139.7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04

金陵科技学院关于修订2017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_第1页
金陵科技学院关于修订2017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_第2页
金陵科技学院关于修订2017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_第3页
金陵科技学院关于修订2017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_第4页
金陵科技学院关于修订2017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陵科技学院关于修订2017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金陵科技学院关于修订2017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突出我校新型应用型办学定位与特色,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在充分考虑培养方案的稳定性和先进性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就2017级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并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讲话、国家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

2、颁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等文件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南京区域软件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文化产业等现代产业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深入实施学校“南京、科技、资源、质量”等四大战略,不断探索创新新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专业基础扎实、职业素养好、实践应用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特点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3、。(二)在2016年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开展进一步广泛的调研。同时,继承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以来的教学改革理念和经验,深入贯彻落实“需求导向,能力为本、知行合一、重在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围绕“打造南京特色”、“打造软件化特色”、“打造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深化专业综合改革,重构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的多样化,形成体现“德育为先、能力为本、合作培养、开放创新”特点的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三)深化“双

4、十型”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十个结合”,凸显“十化”特色。各专业要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以及专业自身发展的特殊性,重点选择其中的几个方面进行重点突破,取得创新性人才培养成果。做到学院有特色,专业有亮点。二、基本原则1.服务地方(产业),对接行业,胜任职业各专业要按照需求导向(社会需求、市场需求和人的自身发展需求)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树立为地方(产业)服务的价值取向,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共享地方,做到专业发展方向与地方产业发展方向相一致。同时在对产业、行业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根

5、据其发展要求,确定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实现人才培养方案、质量标准与职业岗位能力(职业资格)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的有效对接。2.适应转型,重构课程,强化内涵各专业要围绕学校创建南京软件科技大学要求,主动把握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转型发展的契机,坚持高等学历教育与职业素能教育的结合。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要充分体现职业能力(专业能力)的核心性特征,紧紧围绕职业能力(专业能力)这个核心来构建、取舍、优化、整合。减少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要紧紧扣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强化内涵建设。课程

6、更新、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比例原则上应该达到15%以上。3.能力为本,实践为要,理实一体建立结构科学、目的明确、管理规范的以能力为本的课内课外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实践教学内容,革新实践教学模式,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项目教学、课程设计、实训实习、工学结合等综合性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完善与我校四层次实践能力相适应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削减专业理论课程及教学时数,增加实践教学课程及教学时数,增加独立设课的实践教学课程,原则上理工农科类专业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不低于含实验的课程总门数的20%。做

7、到“学用结合”和“学做结合”,充分体现教育教学过程“知行合一”的实践性。4.个性发展,开放融合,创新创业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自主选修课程,增强教学计划的弹性,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与选择权,为学生自主选择发展方向提供更多机会。鼓励开设综合性课程、研究性课程和创新性课程,开设各类与自身专业特色发展相吻合的和学生全面发展相适应的个性化课程。鼓励校企、校所和校校联合开发应用性特色明显的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鼓励开设交叉性学科专业课程;建立起面向全校学生开放的课程体系。科学合理地

8、重组学生的知识结构,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深入推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逐步建立多层次、立体化、多学科支撑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挖掘和充实新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资源,将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培养融入到专业理论教学和实习、实践等各教学环节,并以此带动课程内容和课堂教学方法的变革。5.因材施教,分类管理,无缝对接进一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立交桥建设工作,根据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