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ID:32466204

大小:286.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2-06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这说明宗法制的重要特征是A.嫡长子继承B.兄终弟及C.大宗与小宗对立D.神权与王权结合【答案】A【解析】材料中文字内容说明了宗法制度的继承原则是立嫡不立庶,即只有嫡子(正妻所生子女)才有继承权利,而庶子(正妻之外的其他妃子所生子女)则无继承权,即嫡长子继承制,故A项正确;

2、B项是嫡长子继承制原则的补充形式,不符合题意,应排除;CD两项原则与材料不符,排除。2.《孟子·万章》中说:“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由此可得出西周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来巩固统治B.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C.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D.导致了诸侯争霸的局面【答案】B【解析】-19-从材料反映的贵族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以及各自所控制土地的规模来看,西周时期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故答案为B

3、项。材料没有反映血缘关系对巩固统治的作用,排除A项;西周时期还未能建立起集权体制,排除C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3.有学者认为,春秋以前的中国是个族群社会,以封地为族姓、以族姓为地名是常见的现象。自秦以后,族群社会被官僚帝国的编户齐民社会取代,乡村聚落的命名也就彻底的非族姓化,其名大多取自“吉语”、地理方位或俚俗等。这种村落命名的变化,本质上体现了A.宗法观念的弱化B.中央集权的强化C.风俗观念的演化D.社会治理的僵化【答案】B【解析】“族群社会被官僚帝国的编户齐民社会取代”说明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

4、加强,传统的族群社会逐步被取消,B正确;宗法观念不符合材料主旨,A错误;风俗观念不是材料主旨,C错误;社会治理作用逐渐加强,D错误。4.《哈佛中国史》:“蒙古人将原来的金、宋两朝的领土分为九个行政单位,另外还有三个涵盖了大草原及同纬度的北方地区。元朝统治的核心区域是北京及其周边……其余的领土被分为八个区域……对这“八个区域”进行管辖的是A.侯国B.郡县C.九州D.行省【答案】D【解析】元朝疆域辽阔,元朝对地方管理实行的是行省制度,所以对材料中“八个区域”进行管辖的是行省而非侯国、郡县以及九州等选项,所

5、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有选D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反映的是元朝的行省制度,所以选D。5.“在宰相制度的变革中,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宰相的人数增加,形成一种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集体权力,对皇权的制约有所加强”。以下最能体现这一趋势的是A.秦朝三公九卿制B.汉朝郡国并行制C.唐朝三省六部制D.元朝的行省制度【答案】C-19-【解析】从材料中“宰相的人数增加”可以看出材料强调宰相不仅仅有一位。A选项三公九卿制中只有一位丞相;B选项郡国并行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的问题,与中央内部权力无

6、关;C选项符合题意,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D选项行省制也是中央与地方的问题。点睛:解答本题首先要分清楚材料涉及到的是哪一问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两大基本问题,一个是中央与地方的问题,一个是中央内部权力分化的问题,本题是第二个问题,因此排除B、D选项。6.有学者在评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将录取的重心落到了才而不是德上,从而将全国精英吸到了国家管理网络中,最大限度地消弭了士大夫离心离德的可能。”这一制度应是A.郡国并行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答案】D【解析】根据“将录取的重心落到了才而不是

7、德上,从而将全国精英吸到了国家管理网络中”,结合所学知识,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科举考试由中央组织进行,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有地方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D正确;郡国并行制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与选拔人才无关,排除A;察举制的选官依据是品德,不符合材料“将录取的重心落到了才而不是德上”,排除B;九品中正制选官依据是门第,不符合“将录取的重心落到了才而不是德上”,排除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将录取的重心落到了才而不是德上,从而将全国精英吸到了国家管理网络中”,联系所学科举制的内容分析解答即可。7.

8、“廷寄”上谕是清代军机处官员日常工作之一,其内容大都是告诫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责问刑法之失当等。这体现了军机处的职能是A.传达皇帝旨意B.参与行政决策C.总领全国政务D.负责监察百官【答案】A【解析】-19-根据“廷寄”内容“大都是告诫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责问刑法之失当等”,结合所学可知,军国大事由皇帝决断,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和地方部门去执行,故选A;军机处没有决策权,排除B;C不符合史实,排除;军机处不是监察机构,排除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