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科举与高考

比较科举与高考

ID:32526453

大小:59.3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1

比较科举与高考_第1页
比较科举与高考_第2页
比较科举与高考_第3页
比较科举与高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比较科举与高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比较科举与高考一提到科举考,人们便会想到迂腐不堪的孔乙己,想到喜极发疯的范进,想到屡考不中的大才子曹雪芹、蒲松龄,想到那些穷经白首,到老一场空的怨魂冤鬼,便很自然地得出结论:科举考是封建的、腐朽的、没落的、罪恶的。把这样的科举考和当前的高考相提并论,岂不大谬?其实,科举考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它本身并无什么罪恶可言,当今的高考,比科举考也高明不到那里去。它们同属选拔考,所取名额有限,不管参考者水平多高,只要已有更高的占满名额,都免不了落选的命运,竞争同等激烈,淘汰同样残酷。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考、科举考有着

2、惊人地相似之处,倒象一对多灾多难的孪生兄弟。可以这么说,当今高考的优点,过去的科举考同样拥有;过去科举考的毛病,当今的高考一样不少。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最重要的考试制度,高考的最大优点在于它是最大限度地显示了公平。公平性是高考制度的生命线,为保障这条生命线,国家有一系列法律法规,组织措施。尽管高考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可有关资料表明,当前中国可信度最高的重大举措还是高考。可以这么说,现在乃至于将来相当一段时期,人们还无法找到一种更公平合理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来取代高考。也就是说,大规模选拔人才的方式方法,目下最好最合理

3、最公平的还是高考。同样,科举考的公平性,是不容置疑的。在科举时代,上至王公贵胄,下至平民百姓,在科举考面前一律平等。多少寒士苦读寒窗,一朝科举得中,金榜题名,便跃进龙门,他们凭的是学识才能,凭的是自身的实力。在科举考面前,反动没落坚如顽石的门阀观念不堪一击,土崩瓦解;封建统治者都知道,科举制维系着自己政权的安危,因此,再昏庸腐败的统治者,都不敢在科举考的公平性问题上掉以轻心。历史上,为科场舞弊,罢过多少官员,杀过多少重臣,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科举考的公平性。抛开统治者推行科举制的动机不谈,纵观历史,历朝历代科举考

4、所用的方法手段,保证措施,的确显示出它惊人的大公无私。正因为它的大公无私,大量的优秀人才得以脱颖而出,如唐朝的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宋朝的欧阳修,王安石,文天祥,包拯,以及明清的海瑞,张廷玉,于成龙等,无一不是科举制的硕果。科举考作为封建王朝选拔人才的最重要的考试制度,它的职能,它的价值,它的核心,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显示公平。从隋朝开科取士,至清末废除科举,历经一千三百多年,它的长寿也正是由于它的公平。无怪乎美籍学者费正清发出感叹:中国有世界上最漫长最腐败的封建政权,却也产生了世界上最大公无私的科举考。作为一

5、种考试制度,科举考和高考一样,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显示了公平的一项制度。不过,正如法律的公平不能保证执法的一定公平,考试制度的公平也不能决定结果的必然公平一样,具体操作过程中,高考,科举考不公平也是显然的。这种不公平不是来源于考试制度,而是来源于考试的内容,来源于执行者的裁判水平、品行道德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种种弊端。过去的科举考和如今的高考,都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大制度,我们说它是公平的,这是一种大公平,是对国民整体而言的公平。事实也如此,科举制下,考中的绝大多数还是读书人中的优秀分子;现行高考制度下,绝大

6、多数进大学的的确是青年学生中的佼佼者。当今的老百姓,无论对高考意见多大,可说到高考制度本身,都拥护它,赞成它。它的得民心就因为这种大公平。应该说,只要这种大公平不被动摇,它的生命力就将永保强盛。老百姓对高考意见很大,又对它非常拥护。拥护它是因为它体现了大公平,意见大是因为它有许多小不公。一般情况,只要不是动摇大公平的小不公,都属于老百姓能忍受的范围。例如考八股,它对于士子来说就是小不公,优秀的士子们尽管对它意见大,腹诽多,也多半把它当作敲门砖,一入仕便把它丢弃,它也并不影响读书人中的优秀群体入仕。也就是说,考八

7、股并没动摇科举制的大公平。就象当今的高考,客观题,标准化试题容易做到公平判卷,却不便于全面地考查学生,但优秀的学生们都会努力地适应它,甚至也把它当作敲门砖,它并不妨碍考生中优秀分子的整体进入高一级学校;主观题能让考生充分展示才能,却又增加了判卷的难度,判卷者的素质、水平,性格、偏好也可能使其失却客观标准,但这通通是个人行为,也可以通过培训业务、严密组织,加强监管、强化检查来使这类不公平减小到最小范围。这些不公都属于小不公,它没有从根本上动摇考试制度的大公平。当代的高考,历史不过五十年,产生的问题不亚于科举考一千

8、三百年。小公平方面问题不断,上面已经提到。动摇高考大公平的问题,也是科考不能望其项背的。科举制对于冲破门阀等级观念是有进步意义的,而大讲阶级斗争的年月,公开和高考制的大公平叫板挑战的是反动的出身论。高考录取中的向出身论的妥协,事实上是强化了腐朽的门阀等级观念。这种妥协在文革中搞工农兵学员推荐制时达到了极致。五十年的高考历史,文革中停考了十一年,比唐玄宗的三科不取还要长两年。这十一年,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