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真谛在于唤醒

教育的真谛在于唤醒

ID:32562572

大小:823.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2

教育的真谛在于唤醒_第1页
教育的真谛在于唤醒_第2页
教育的真谛在于唤醒_第3页
教育的真谛在于唤醒_第4页
教育的真谛在于唤醒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的真谛在于唤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育的真谛在于唤醒——我的教育教学故事中卫市海原县第一小学刘玉玲德国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马克思也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因此说教育的核心所在就是唤醒。   唤醒什么?唤醒学生生命中的灵性和欲求。我们人总是有着一种生命的创造冲动的,这说明人具有内在自我发展的动因,并外在地表现为他不满足于已有的定论,不相信唯一的答案,不屈从于任何外在的压力而放弃自己的主张。还表现为对自己

2、现在自我发展状况的不满足和否定,以致于追求更高水平、更完善的发展。因而我们的教育应该呵护、关怀人的这种生命的冲动意识,使学生在现实中能够大胆地去追寻自我,大胆地去展现自我,在追寻和张扬中各种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原来唤醒就这么简单开学伊始,学校要求各班办一期以“感恩”为主题的板报,教育孩子们要懂得感恩。看着孩子们各显神通:写的写,画的画,下午两节课,孩子们的作品终于问世。我在赞赏的同时发现了不足。题目下方有好大一处空白,显得整个版面空洞、单调。于是,我建议给题目“感恩”下方加一句凸显主题的话——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写完

3、后,仍觉有所欠缺。心想:如果配幅插图就好了。可仅剩的板面却不够画什么复杂的图了。集思广益——我准备征求孩子们的意见。这时,班里的“小问号”忽然问我:“老师,‘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是什么意思?”我表扬这个孩子善于思考,好学好问,然后问其他孩子:“你们认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让我们懂得感恩,接受了别人哪怕是一滴水也要以泉水去回报。”“这句话是说我们要学会感恩我们的父母。”“老师,我在书中读过‘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的故事,动物都懂得报恩,我们更要懂得向父母报恩了。”“孩子们,听了你们的一席话,让老师

4、觉得你们长大了,由衷地为你们高兴。可是,我们仅仅是感恩我们的父母吗?”“不,还有您呢,老师。”呵呵,我被这个孩子逗乐了。“谢谢你,你有一颗善良的心。那么除此之外呢?”我又追问这个孩子。“还要感恩每一个帮助过我们的人。”“孩子,你说的真好!接受别人的恩惠与帮助,我们都应该懂得感恩,因为我们的社会有这些常常伸出援助之手的热心人,才让我们感受着人间的真情,也让我们祖国这个大家庭更温馨,更和谐。孩子们,那如果遇到了确实需要你帮助而且你能够帮助的陌生人,你会怎么做?”这个挑战孩子们道德底线的问题顿时让教室里炸了锅,有主张帮的,

5、也有反对帮的。反对的一方说,现在的骗子多,要少接触陌生人。再说,既不认识,又没有帮助过我们,我们凭什么帮他们呀。这时,班里最老成的一个孩子说:“我觉得,如果确定是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应该去帮助他们。当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即使是陌生人,我们也希望他们能伸出援助之手帮帮我们,如果他们也因为不认识我们就不帮我们,那人间还有什么温暖可言呀?”我激动地带头鼓掌。在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中,我想:孩子们对这个问题已经达成了共识,在他们心中已形成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孩子们,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许多热心肠的人,就从他们大海一样宽广

6、的爱里分给我们一滴,我们只有像他们一样,把自己的力量、爱心回馈给我们身边的人,回馈给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在这样有给予,有回报的往复循环中,才能让这爱的大海永不枯竭,才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暖,才会让希望生生不息。”我话音刚落,班里的“小问号”就说:“老师,我明白了,我们好好学习,就是对父母的回报。”我赞许的微笑唤醒了更多的孩子。“老师,我们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老师,我有主意了,我们就在板报题目下面画一滴水滴入大海的画面!”……看着黑板上水滴从“感”字流下,滴入大海溅起的水花,我想:这溅起的何止

7、是水花呀,还有孩子们心灵里未曾开采的金矿。唤醒应该无处不在因为得了职业病——咽炎,经常会声音嘶哑,所以我时常为进教室而犯愁。由于本人还没有练就“不怒自威”的本领,因此对那些老师说话声音一低就容易走神的学生有点无计可施。这天,想好了主意我来到教室。进门没说话,我只是冲学生点点头,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字:今天老师嗓子疼不能大声说话,孩子们,请认真听课。结果出乎意料的好,我语调不高,可孩子们个个认真专注,回答问题秩序井然。这让我很是感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应。可究竟是什么让孩子们有了如此大的反差呢?我陷入了思考……在某种

8、环境和氛围中,当我们把无形的语言变成有形且醒目的文字时,便赋予了文字更强的感染力。然而这种文字所拥有的魅力和感染力首先来自对学生的尊重。当我们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更多的信任,更多的期待,而不再是怀疑,监督,指责,强制,惩罚时,我们的学生切实地感受到了自身的存在价值,他们的内在动力被激发,他们就会显得聪明、能干、有悟性、很懂事。我想,这就是唤醒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