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灵性的觉醒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

ID:32562894

大小:68.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2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_第1页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_第2页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_第3页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_第4页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不抗拒,不评断,不执着,这是真正自由和开悟的三个面相。  2、所有的事物都是稍纵即逝的,当你觉知到事物的无常之后,你对它们的执着就会减轻,同时你对他们的认知程度也会减低.一旦你看清并接纳万物的无常和不断变化的必然性之后,你可以在它们存在的时候好好享受其中的乐趣,而不会担心或焦虑将来会失去它们。  3、凡抬高自己的,必降为卑;降卑自己的,必升为高。  4、促使你把旧痛一再重演而且让你处于无意识之中的,不是痛苦之身,而是你对它的认同。不需任何时间,当痛苦之身被触动的时候,如果能够认出你所感觉到的就

2、是你内在的痛苦之身,光这份知晓就足以打破你对它的认同。当与它的认同停止时,转化就发生了。那份知晓,可以抑制旧有情绪的升起并防止它进入你的脑袋中,也不会让它接管你的内在对话、掌控你的行为和其他人的互动。这也就是说,痛苦之身不能再利用你然后再经由你来更新自己了。那些老旧的情绪很可能还会在你之内存活一段时间,而且不定时地还会再度升起,有时也许还会拐骗你再度与它认同,因而模糊了那份知晓,但这是暂时的,不要将旧有的情绪投射到情境上,在你之内直接面结它,你的临在完全可以包容它。  5、这个世界不会让你一直以你

3、所自认的假相来愚弄自己,你对不同人、事、物的因应方式(尤其是面对挑战的时候),就是对你自己了解程度深浅的最佳指标。  6、赞赏生命中已经拥有的美好事物,就是所有丰盛的基础。事实上,你认为这个世界吝于给你的,其实你吝于给予这个世界的。  7、如果你受不了自己,那么必然存在两个你,你和你受不了的那个“自己”,而且他们之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8、当你全神贯注,并且对着一朵花,一颗水晶或一只小鸟沉思冥想,但在心智上不去定义它们的时候,它们就会成为进入无形世界的一扇窗户。你的内在就会有个开启(即使很小),让

4、你因而进入心灵的领域。  9、所谓觉醒,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去辨识出那个未觉醒的自己——也就是小我,在小我思考、说话和行动的时候,辨识到它,并且辨认出那个集体受到制约的心智运作过程(它在未觉醒状态中持久不衰)。很多时候,这种觉醒是经由遭受损失或痛苦的方式开始。  10、人类共同的正常状态之一就是原罪。“罪”是一个被广泛误解和错误阐释的字。“犯罪”的原意是“错过了标记”,就像弓箭手错失标耙一样,所以“犯罪”变是“错失了人类存在的要义”。它的意思是:活得不够有技巧,盲目地生活,因此就会受苦并制造苦因。所

5、以,抛开文化上的包袱和错误诠释之后,“罪”这个字所指的,就是人类世袭下来的功能失调状况。  11、文字若以思想的方式存在,便会在你身上投下一个几乎像催眠一样效果的魔咒,你很容易在其中迷失。但事实上,文字把实相缩减成人类心智可以理解的东西,你其实并不知道它们是什么,你只是用一个标签把一个谜团给遮盖了。只有当你不再用文字和标签来遮盖这个世界的时候,那个久已失去的奇迹般的感受就会重回到你的生活之中,另外一种深度就会回到你的生命当中,事物会重新获得它们的新奇感和新鲜感。本质的无限深度被文字所极度简约了。最

6、大的奇迹则是:你能够经历到的那个本来的自我,它是在任何文字、思想、心理标签和形象升起之前,就存在的。想要这个奇迹发生,你必须要将你的自我感和本体感,从所有和它们已经混淆在一起,也就是它们所认同的东西中撤离。  12、人们很容易把一些人或事标记成“我的”,因为在认同事物上投注心力,投注了自我感。我们在某些人或事上投注了自我感,所以寻求身份认同,当我的东西被弄坏了或者被取代了,强烈的痛苦就产生了。常常不是因为这人这事有什么价值,只是因为那个“我的”思想。是心理结构的某个面向在说话,也就是那个“小我”的

7、层面。一旦你觉醒了,你还是会用“我”那个字,但是它会在你内在的更深处出现。  13、我们认同了一些内容是“我的”,便将其标记。这些被认同的内容是和我们的环境、教养和周边文化所制约的。失去这样的内容,会令我们产生剧烈的痛苦,是在于这个字“我的”,这就是结构性的,无意识的、强迫性地借由一个物件产生关联,来强化一个人的身份认同,已经在小我心智的结构中根深蒂固了。我们试着在事物中寻找自己,可是从来没有真正地成功,最后还是让自己迷失在这些事物中,这就是小我的命运。  14、如果有人拿了你的衬衣,就连外衣也让

8、他夺去。有的时候,放下一些事情其实比维护它或是抓住它来得更有力量。  15、心理上“需要更多”的需求,或是匮乏的感觉,会转移到身体的层面,而变成无法满足的饥饿。暴食症的患者常常故意让自己呕吐,以便能够继续吃,其实饿的是他们的心智,而不是身体。这是一本2005年在美国出版的作品,但在2007年年底,被美国著名黑人女主持人奥普拉无意间读到,她惊为天书,发心要大力推广,与更多的人分享。她说这是她有生以来读到的各种心灵书籍当中,最棒的一本,可以帮助人类整体意识得到提升和转化。台湾身心灵导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