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rna与雌激素受体关系的研究进展

microrna与雌激素受体关系的研究进展

ID:32629067

大小:66.7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3

microrna与雌激素受体关系的研究进展_第1页
microrna与雌激素受体关系的研究进展_第2页
microrna与雌激素受体关系的研究进展_第3页
microrna与雌激素受体关系的研究进展_第4页
microrna与雌激素受体关系的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microrna与雌激素受体关系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microRNA与雌激素受体关系的研究进展陈泓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关键词:microRNA;雌激素;雌激素受体;收稿日期:2017-05-16Received:2017-05-16雌激素属于类固醇激素,通过与靶器官组织上的雌激素受体(ER)结合在人体产生广泛的生物学效应。microRNA是一类在转录后水平和翻译水平上负调控靶基因表达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单链RNA。研究发现,microRNA通过调节ER的表达在雌激素相关疾病(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中发挥重要作用。相关microRNA的鉴定和功能研究可为上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标。现将有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2、雌激素和ER雌激素属于类固醇激素,成年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存在3种化学结构形式,雌酮(estrone,El)、雌二醇(estradiol,E2)、雌三醇(estriol,E3),其中E2生物学活性最高,E1次之,E3最弱,活性比为100:30:20。雌激素通过与靶器官组织上的ER结合,对来自副中肾管衍变而来的组织均有促进发育作用,主要作用是促进女性牛殖器官的发育,产牛并维持第二性征,对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胰岛功能、骨代谢等多方面产生影响[1]。ER在细胞屮可定位于细胞膜、细胞质或细胞核,根据定位不同分为两大类:核性ER和膜性ERR]。核性ER也被称为经典的ER,位于细胞核内,包括ER

3、a和ERB。ERa由595个氨基酸构成,分子量66ku,编码基因位于6号染色体的6q5.1区,半衰期4~7h,是一种快速周转蛋白。ERB于1996年从人睾丸组织克隆出来,由530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59.21ku,编码基因位于14号染色体14q22.24区。虽然ERa和ERB分别有不同的基因编码,但是结构上高度同源,DNA结合区序列有96%的同源性,激素结合区有53%的同源结构。膜性受体位于细胞膜或细胞质内,定位于这部分细胞结构的ER除了部分经典ER外,主要包括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GPER1)、Gaq-ER和ER-X。ER在人体内分布广泛,两种不同核受体分布的区域有所不同。ERa主

4、要分布在有雌激素效应的组织,比如子宫、乳腺、胎盘、肝脏、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空1。而ERB在肺、甲状腺、膜腺、皮肤等组织中占优。在女性生殖系统中,卵巢间质、输卵管、子宫阴道上皮主要表达ERa,颗粒细胞和黄体细胞主要表达ERB;正常乳腺组织中ERa的表达丰度高于ERB,而且两者对雌激素制剂的亲和力也有所不同。膜性受体GPER1则广泛分布于上述各器官组织。终牛雌激素暴露被广泛接受为乳腺癌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血,ERa是乳腺癌患者最好的预后指标,被认为是癌症药物发现史上最成功的分子靶点忑L同样缺乏孕激素保护的情况下子宫内膜受到雌激素长期持续刺激,ERa和ER卩表达不平衡导致子宫内膜不典型

5、增生,是诱发子宫内膜癌最重要且直接的因素。2microRNA的生物学特性microRNAT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单细胞真核牛物中回,是1993年发现的一类在转录后水平和翻译水平上负调控靶基因表达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单链RNA,在进化过程屮高度保守,能通过与靶基因mRNA特异性的碱基互补配对,引起靶基因mRNA的降解或者抑制其翻译也。microRNA的生成分为经典途径和非经典途径。经典途径开始于最初被转录后产牛原代长的转录物,在核内经过RNA聚合酶II(RNApolll)转录产牛发夹状长转录物称为初级microRNA(primiRNA)。新生的pri-microRNA由RNaselll型核

6、酸酶Drosha剪切产生60、70nt的pre-microRNA后被Exportin和Ran-GTP或CRM1转运到核外,在胞质中被另一种RNaselll型核酸酶Dicer剪切成不对称的22nt的双链体。Dicer与其相关的辅因子反式激活答应元件RNA结合蛋白(TRBP)和干扰素诱导的蛋白激酶的蛋白激活剂(PACT)将双链体microRNA转移到含有催化性Argonaute蛋白(AGO1、AG02、AG03和AGO4)的RM诱导沉默复合物(RISC)屮⑻,在其屮解开双链体以形成单链microRNAo单链microRNA选择结合一个AGO蛋口,并通过碱基配对与3’非翻译区(3‘UTR)或

7、开放阅读框(ORF)结合其靶niRNA来指导翻译抑制和(或)降解mRNAM从而发挥对靶基因的调节功能。AG02是RISC的催化成分。Dicer不仅结合microRNA,而且结合tRNA.snoRNAs>mRNA和启动子RNA[10]。microRNA生成的非经典途径包括通过丝氨酸蛋口酶剪接直接产生短发夹pre-microRNA,从而绕过Drosha介导的切割[11]。microRNA的生物合成受到不同层面的调控。microRNA的表达调控机制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