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精校解析Word版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精校解析Word版

ID:32629522

大小:141.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2-13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长乐高级中学2018-2019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理科)试卷命题内容:必修三专题一~五班级姓名座号成绩说明:1、本试卷分第I、II两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2.Ⅰ卷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上;Ⅱ卷的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1.老子是春秋时期的重要思想家。下列言论中属于他的是A.“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D.“抱法处势则治,背

2、法去势则乱”【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孔子的思想;B项是孟子的思想;C项是老子的思想;D项是韩非子的思想。所以答案选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老子2.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记录了一历史事件的重要信息。他的学习内容最有可能是A.孔子创办私学B.齐国设“稷下学宫”C.汉武帝设立太学-17-D.隋朝开创科举制【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孔子创办私学是“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的标志,A项排除;“稷下学宫”是古代齐国设立的一处专供各地学者著书

3、论辩、传道授业的场所和机构,是我国最早的由政府创办的高等学府即大学,也是我国最早的多学科的社会科学院,与儒学教育无关,B项排除;汉武帝设立太学,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使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也可凭太学资格做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C项正确;隋朝开创科举制,网络了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它是一种选官制度而不是学校,D项排除。故选C。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称朱熹是“新儒家”的代表。这个“新”在思想上具体表现在A.“天人感应”和“大一统”B.“水能载舟,亦能覆舟”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把天理人性有机

4、结合,“存天理,灭人欲”【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朱熹是“新儒家”的代表,朱熹把天理和人性有机的结合起来,明确的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把儒家的思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所以,本题的答案就是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4.《诗话中华上下五千年》记载;“著书立说顾炎武,宁死不为清朝官。经年编写日知录,教诲世人道德观。”其“道德观”是指A.兼相爱,交相利B.君权神授,天人感应C.存天理,灭人欲D

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答案】D【解析】顾炎武主张天下兴亡,-17-匹夫有责。故答案为D项。A项是墨家的主张,B项是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C项是程朱理学的主张,均排除。5.《梦溪笔谈》曾描述如下现象:“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造纸术的发明B.指南针的应用C.印刷术的进步D.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C【解析】材料中说明印刷数量增多,效率极高,显然是活字印刷的发明导致,故C正确;造纸术主要是纸张有关,故A错误;指南针主要是航海,故B错误;商品经济发展不是直接原因,故D错误。6.““余既滋兰之九

6、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蘅与芳芷。”这段文字的创作文体属于A.楚辞B.唐诗C.宋词D.元曲【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材料““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蘅与芳芷。”是战国时期屈原的著名作品中哪个词语。屈原创作了楚国方言的离骚体,故A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学成就•楚辞7.郭沫若先生曾撰写楹联:“世上创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十六个字称颂的诗人是A.屈原B.杜甫C.王维D.李白【答案】B【解析】-17-试题分析:从材料“民间疾苦,笔底

7、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即可以看出该诗人关注民间疾苦的现实主义诗人,并且诗作艺术成就很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位诗人是杜甫。屈原是战国时期人,创造楚辞,著作《离骚》;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李白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所以答案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唐诗【名师点睛】唐代诗歌繁盛的原因:1.经济上:唐代发达的经济,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稳固的物质基础。2.政治上:而唐代实行的宽松政治政策,也对诗歌的繁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统治者所实行的儒释道并存、广开言路尤其是唐朝的科举考诗赋,是唐诗繁荣的又一社会原因。3.文化氛

8、围上:唐时期,上至宫廷生活,下至百姓生活,无一不可入诗,内容比前代丰富百倍,格律更加成熟完整,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存,古体近体两种诗体共生。4.皇帝个人:唐朝极重诗才,统治者大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