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便秘诊断及治疗的临床进展

功能性便秘诊断及治疗的临床进展

ID:32635281

大小:64.1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14

功能性便秘诊断及治疗的临床进展_第1页
功能性便秘诊断及治疗的临床进展_第2页
功能性便秘诊断及治疗的临床进展_第3页
功能性便秘诊断及治疗的临床进展_第4页
功能性便秘诊断及治疗的临床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功能性便秘诊断及治疗的临床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功能性便秘诊断及治疗的临床进展朱虹1苏秉忠2(1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010级研究生010059)(2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010059)【摘要】功能性便秘(FC)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消化系统疾病,它的发病与排便动力学异常、精神心理因素等多因素相关。准确有效的检查方法有助于明确诊断,有利于进一步治疗。生物反馈技术作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首选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一些其它治疗方法,如:胃肠动力药应用也较为普遍。木文就功能性便秘的发病机制、诊断、及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

2、进行综述。【关键词】功能性便秘生物反馈莫沙必利【中图分类号】R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1-0350-03功能性便秘(FC)是一种以持续性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粪质干硬为主要症状的,并R排除了继发性便秘的功能性疾病。流行病学表明便秘非常常见,一般女性多于势性,老年多于青壮年。国外资料报道,便秘发病率在年轻人中为3%,中年人为8%,老年人为20%[l]o我国人群总的便秘患病率为9.18%,其中势性7.28%,女性11.24%老年便秘总患病率为11.5%[2

3、]O功能性便秘与结肠黑变病、泻剂性结肠、结肠癌等疾病的发牛密切相关,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颅内高压等疾病的发病几率,加重精神和心理负担.因此功能性便秘的研究日益重要。1.发病机制正常情况下,肠内容物刺激肠壁产牛正常蠕动,内容物下降至直肠后形成粪便。肓肠黏膜受粪便充盈扩张的机械性刺激,产牛冲动,经盆腔神经、腰紙脊髓传入大脑皮层,乂经传出神经将冲动传出,使直肠收缩,肛门括约肌松弛,腹肌及膈肌收缩而将粪便排出肛门。而功能性便秘患者常存在牛活习惯及饮食结构不合理、盆底肌功能失调、精神压力大、滥用药物、先天性

4、异常等情况。此外,一系列研究表明肠神经系统病变[3],乙酰胆碱⑷、P物质[5]、一氧化氮(NO)⑹等肠神经递质异常,Cajal细胞分布和功能异常⑺以及水通道蛋白功能及分布异常⑻等均可能干扰正常的排便生理,导致便秘的发生。2.分类根据结肠动力学特点,功能性便秘分为3型:出口梗阻型便秘(outletobstructionconstipation,00C)是指全结肠转运时间正常或轻度异常:但内容物在直肠停留吋间过长⑼。慢传输型便秘(slowtransitconstipation,STC)又称结肠无力型

5、(colonicinertia),指肠内容物从肠近端到结肠和直肠远端通过吋间比正常减慢[10],其传输慢可能与结肠壁神经受损、乙状结肠顺应性降低、乙状结肠血管活性肠肽和P物质降低、Cajal细胞减少及分布异常导致结肠内容推进速度慢,排空迟缓[ll]o混合型便秘(mixedconstipation,MC):具有结肠慢通过的特点,也存在肛、直肠功能异常,或二者均不典型。3•诊断便秘的诊断方法应包括询问病史,初步排除严重器质性疾病及内分泌疾病导致便秘的可能性。还应行相关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

6、查及特殊检查等。还应注意精神、心理及社会等影响因素是否与便秘有关。通过长吋间的探索及临床实践,除了-•般的通过症状及体格检查进行诊断,针对功能性便秘国际上总结出一套系统科学的诊断标准,即罗马III诊断标准[12]。3.1检查方法(1)肛门直肠测压常用灌注式测压分别检测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自主收缩压、初始感觉阈值、初次排便感觉阈值、排便窘迫值、最犬容量感觉阈值、引起肛门直肠抑制反射的直肠最小气量及模拟排便时肛管有无松弛。排便时肛门直肠压力异常变化有四种类型[13]:I型:有足够的推进力

7、(直肠内压力≥45),伴有肛门内压力反常升高。II型:推进力不足(直肠内压力≤45),伴有肛门内压力反常升高;III型:能够产生适当的直肠推进力,但是肛门括约肌不松弛或松弛不够(松弛<静息状态的20%);IV型:直肠推进力不足,伴有肛管内括约肌松弛不够。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是-•种优于普通肛门直肠测压的新型检测方法,它可以更准确地描述肛门直肠内的压力环境,甚至可以提供肛门括约肌功能和解剖的3D影像。肛门直肠测压可以准确的反应模拟排便时肛门括约肌的不协调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1)结

8、肠传输实验受检者检查吋摄入不透X线标志物20个,于72h拍摄1张腹平片,根据标志物的排除率及分布,判断是否存在结肠慢传输。正常情况下,72小吋标志物残留量<4个,若>4个标志物未排除并且>50%的残留标志物分布于近端结肠,则考虑慢传输型功能性便秘。(2)球囊逼出实验将球囊置入直肠内,注入水或空气,测量排出的吋间及容积,了解盆底肌的协调性及直肠粘膜的感受性,是一・种有效、简单、经济的检查方法。有文献表明,便秘患者中的检查阳性率为23%〜67%[14],球囊逼出实验的特异性及阳性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