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抑菌中药材的配伍抑菌效应研究

几种抑菌中药材的配伍抑菌效应研究

ID:32637073

大小:57.7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4

几种抑菌中药材的配伍抑菌效应研究_第1页
几种抑菌中药材的配伍抑菌效应研究_第2页
几种抑菌中药材的配伍抑菌效应研究_第3页
几种抑菌中药材的配伍抑菌效应研究_第4页
几种抑菌中药材的配伍抑菌效应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几种抑菌中药材的配伍抑菌效应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几种抑菌中药材的配伍抑菌效应研究朱文娟林铁豪林丽英(广东省药品检验所广东广州510180)【摘要】目的探索用于火热亢盛、迫血止溢、目赤暴痛、热毒疮疗处方中,抑菌中药材配伍前后的抑菌效应的变化。方法采用体外抑菌试验,试管二倍稀释法,先测定各抑菌中药材的抑菌性,再对处方中有较强抑菌作用的几种中药材进行配伍,同法测定其抑菌效果。结果处方中黄岑、大黄、黄连、甘草配伍后,对细菌抑菌的总体效果相当于几种药材的平均效果;对霉菌的整体抑菌作用,只达到几种药材中,抑菌性最低药材的抑菌效果;对酵母菌的总体抑菌作用,相当于几种药材中,抑菌性最强药材的抑菌效果。甘草的不同配

2、比,对整个配伍的抑菌效果无明显作用。结论该处方中抑菌中药材配伍后,细菌抑菌作用无明显变化;霉菌抑菌作用具拮抗作用;酵母菌抑菌作用有明显的协同效应。【关键词】中药材抑菌性配伍的抑菌效应【中图分类号】R9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6-0061-02目前,抗生素滥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己下令限用抗牛素。中药材作为天然的抑菌药物,抗菌、低毒、几乎无毒副作用、不会产生残留等特点和优势,而逐渐成为抗菌用药的新宠。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中药材作为抑菌剂的开发,将是一个前景诱人的发展

3、方向。传统的中药抗菌处方中,往往由几种具有抗菌作用的药材配伍组[1]。如用于热毒疮师的处方,主要成分有:黄苓、大黄、黄连。可以看出均是以解毒抑菌为主,那么这些各自均有较强抑菌性的中药材,配伍前后,其抑菌效果是否受到影响?木文通过采用2倍稀释法⑴对各种中药材的抑菌性进行确认,再将处方中这些有较强作用的中药材进行配伍,用同法测定其配伍后的总体抑菌性,探讨抑菌中药材的配伍前后抑菌效应的变化,为抑菌中药材的有效配伍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黄苓:为唇形科植物黄苓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SBG)的根。黄苓性苦,味寒。归肺、胆、脾、

4、大肠、小肠经。其主要功效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⑵。(282-283)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苓抗菌范围广,对常见病菌均有抑菌作用。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葡萄球菌都有抑制作用[3]。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人黄RheumpalmatumL.、唐古特大黄RheumtanguticumMaxim.exBalf.或药用大黄RheumofficinaleBaill.的干燥根和根茎。大黄性苦,味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等功效⑵。(22-23)中药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

5、菌均有抑制作用[4]。黄连:为毛袞科植物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deltoideaC.Y.ChengetHsiao或云连CoptisteetaWall.的干燥根茎。黄连性苦,味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是临床常用中药之一’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⑵。(285-286)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溃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及降低血压等作用[5]。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e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6、glabraL.的干燥根和根茎[2]。甘草:性平,味甘。归心、肺、脾、胃经。产要功能为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百药⑵(80-81)o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泡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⑹所以本研究也将其作为配伍的一个组分。1•实验材料1.1药材黄苓、大黄、黄连、甘草。均为广州健民医药店购买的中药饮片。1.2菌株及培养基大肠埃希菌(CMCC44102)、金黃色葡萄球菌(CMCC26003)、枯草芽孑包杆菌(CMCC63501),白色念珠菌(CMCC98001)均购自中国食品药品研究院菌种保藏中心。黑曲霉菌种购自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中

7、心。MH营养肉汤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EMB琼脂培养基,漠化十六烷基三甲钱琼脂培养基,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等,均购自北京三药科技开发公司生产的产品。1.3仪器设备生物安全柜,高压灭菌锅,干热灭菌箱,36°C±;rC恒温培养箱,23°C-25°C恒温培养箱,红外线灭菌器。2.方法与结果2.1试验药液的配制将中药材剪碎,加纯化水浸没,浸泡过液,煮沸10min,过滤,药渣再加纯化水煮沸10min,过滤,合并2次滤液,滤液加热浓缩至每毫升药液相当原药材lg,121°C高压蒸汽灭菌15min,即得1:1供试液,备用。2.2试

8、验方法及试验结果采用体外抑菌试验,用液体两倍稀释法⑺。每个菌株1组,每组14支试管,第1支试管加入双料MH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