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国卷ⅰ卷ⅱ作文命题之我见

2017全国卷ⅰ卷ⅱ作文命题之我见

ID:32656093

大小:56.2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4

2017全国卷ⅰ卷ⅱ作文命题之我见_第1页
2017全国卷ⅰ卷ⅱ作文命题之我见_第2页
2017全国卷ⅰ卷ⅱ作文命题之我见_第3页
2017全国卷ⅰ卷ⅱ作文命题之我见_第4页
2017全国卷ⅰ卷ⅱ作文命题之我见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全国卷ⅰ卷ⅱ作文命题之我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7全国卷I卷II作文命题之我见清人郑板桥说过这样的话:“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很像考场作文。他命题,尽可以标新立异,翻新花样;我审题要能够删繁就简,脱落了花叶,最终以本来面目示人。审题重要,自毋庸赘言。每年高考作文题新鲜出炉,总引起社会较大反响,然中间不无杂音。有些人所言不得要领,就须斟酌与反思。一、高考作文要义一,讲政治把政治讲好、讲明白,并非虚言。每年都有语文老师乍一见作文题,言必称政治色彩浓了,人文色彩淡了。直白地说,开科取士,不讲政治,还讲什么?如今高考未尝不是开科取士的流风余绪。科举千有三百余年,始终是一个政治。史载隋炀帝设

2、进士科,破门第而重人品,垂拱之间削弱门阀大族世袭特权,就是最大的政治。乾隆帝殿试,内容为时务对策,亦窥政治色彩之一斑。近几年高考作文题因政治诉求而改变,并非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节点是2013年11月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全会决定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并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先看看近五年全国I卷或II卷,就颇见端倪。2012年I卷,是关于修船工补漏,船主补偿的故事;2013年I卷,是关于高手勇于切割钻石的故事;2014年I卷,是关于山羊过独木桥比赛规则的故事。三年出题思路层层相因,都有准“寓言故事”的命题色彩,主旨被有意

3、遮蔽。2015年I卷,是关于父亲开车接电话,女儿向警方举报的故事;2015年II卷,是直接呈现三名当代风采人物候选人,及他们的事迹。2015年两卷两题,I卷题旨继续被隐藏,II卷题旨则全然显豁。当时,我们在网上听到了两种声音。2016年3月,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发文《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旗帜鲜明地大讲“立德树人”。2016年4月,教育部考试中心语文学科命题秘书赵静宇发文《2015年高考全国卷作文的两个新变化》,反对作文命题的“价值立场预设”。比较之下不难发现,高考全国卷命题层思想严重滞后,且认识不统一,致使2015年作文命题发

4、生摇摆。2016年II卷,直接提供了语文学习关系到人的发展、国家的实力的三条途径。2016年II卷,最为典型地发表了官方的声音。当一种声音强势表达的时候,2017年两卷作文命题,就已变得没有多少悬念。I卷是给出“中国关键词”,II卷是给出“中国名人名句”,关键词与名句,意蕴再明白不过,而题旨已不容故作遮蔽。自此,风既生而水方起,三中全会精神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2017年,可谓“天行健”,国家乃至民族,面向全世界开放的强者胸襟,这在两卷两题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二、高考作文要义二,懂课标读懂课标,至关重要。2016年9月,教育部出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5、。课标既出,高考作文命题必与之匹配。但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任教高中毕业班的语文老师不读新课标,所谓新课标云者,不知为何物,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人昭昭?新课标《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说:高中语文课程,坚持立德树人,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新课标还新在有了《学业水平测试与高考命题建议》,说:典型任务要多样、综合、开放。考试材料的选择与组合要角度多

6、样,视野开阔,为学生的思考与拓展留有足够的机会和空间。减少单一知识点或能力点的试题,可命制侧重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某一方面的题目,也可命制整合了三个方面认知活动的综合性题目。让学生在复杂情境、多样角度、开放空间中充分展示其个性化、创造性的学习成果。读懂新课标,我们便有如醍醐灌顶。语文新课标最为核心的问题是人的发展。如何发展?答曰:立德树人。而要使人终身发展,使社会整体语文素养提升,最为现实且迫切的任务,就是引领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这就是为什么2017年全国卷作文题,题旨显豁,角度多样,刻意开放更大空间的命意之所在。如

7、此放开,又有人出来担心题目涵盖及其承载的公平性。如果我们还将目光对焦在作文题目更适合何时何地何等人群上,一定切分出城市学生、乡村学生,北京考生、海南考生,且让不同出身及地域的考生对题目的感受性是一样的,那么所引领的三大认识势必大打折扣。客观做不到,也显然不合新课标精神。如此,就走不出画地为牢的圈,所谓不公平,终成了自话自说。可以预期,今后的高考命题,始终不离三大关注,且将以前所未有的前瞻性,引❷I学生去学习走进自然、融入社会、提升自我,进而规划人生。2017年的考场,考生真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中国梦”,而对于关键词、名句的个性组合及其觉解,正是命题层所希望

8、看到的。三、高考作文要义三,遵考纲考场文须遵循考纲,一纲在手,绝不动摇。事实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