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冲压零件基础工艺性检查(冲压工艺)

车身冲压零件基础工艺性检查(冲压工艺)

ID:32659262

大小:210.67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2-14

车身冲压零件基础工艺性检查(冲压工艺)_第1页
车身冲压零件基础工艺性检查(冲压工艺)_第2页
车身冲压零件基础工艺性检查(冲压工艺)_第3页
车身冲压零件基础工艺性检查(冲压工艺)_第4页
车身冲压零件基础工艺性检查(冲压工艺)_第5页
资源描述:

《车身冲压零件基础工艺性检查(冲压工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档类别1使用对象1前言21引用文件22车身冲压零件基础工艺性的几个方面23零件设计中保证基础工艺性的几个环节24零件检查表中的基础工艺性条目45基础工艺性规范66通用检查和专业检查187IW19文档类别本文档属于技术类员工级文档(E),未经经理批准,不得提供使用对象以外的人员使用。使用对象本文档使用人员包括:•公司车身设计技术人员刖弓本文件用于指导和规范白车身冲压类零件的设计和校核工作工作,设定了设计和校核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工艺性规范。一般的白车身冲压类零件结构设计过程中,在满足产品功能性需要的前提下,应按照此文件所规定的范围进行局部结构尺寸的选取。校核过程中应按照此文件所

2、规定的范围和方法进行逐项核对,填写检查表中内容。以避免出现基础工艺性问题,提高设计质量。此文件主要针对零件的局部基础工艺性进行研究,不涉及整体性能方面的研究,但必然存在可能影响整体性能的局部结构处理情况出现。此文件的内容应根据实践情况进行改进,请白车身设计人员在项目过程中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1引用文件3D数模标准2D文件标准车身冲压零件基础工艺性的几个方面根据车身冲压零件的工艺过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基础工艺性2.1冲压工艺性2.2焊装工艺性2.3涂装工艺性2.4总装工艺性3零件设计中保证基础工艺性的几个环节*设计过程必然包括以下各阶段的检查和校核,必然包括对各方面内容的

3、表达和检查,本文件只对设计过程中与基础工艺性相关的部分进行讨论。3.1设计结构设计阶段应该是设计质量的主要控制阶段。零部件的功能性是在设计构想、结构布置阶段应完成的内容,在零部件的结构设计阶段,主要就是在前期构想和布置的基础上,在早期的工艺可行性分析基础上,按照可制造性的原则,搭建零部件的具体结构,以实现功能。此时,应遵循基本工艺原则进行设计工作,时刻注意所选取的每一个具体尺寸定义是否具有合理的工艺性,所进行的局部结构设计是否能够制造,零部件的整体搭配能否在工艺上实现。好的质量是设计出来的,可制造性是设计质量的一部分。设计的可制造性与加工工艺水平相关,与材料、设备等的选择相关

4、,与制造过程中的诸多因素相关,但其决定性的因素还是在于,结构设计人员对设计过程中细节的处理,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规范,如“5基不出工艺,性规范”所约束的范围。但此种经验的积累同时还需要不断从生产制造实际情况中去学习,这就要求设计人员不仅在设计过程中认真实施,还要在工作过程中不断认真发现和解决问题,从实践中学习和积累。3.2设计自查设计过程结束,提交设计数据之前应进行自查。自查过程中,除关注产品的功能性和结构性,产品的可制造性需单独列出进行检查。3.3设计互查针对公司目前的项目情况和人员情况,有必要在设计自查后设定互查过程。互查是指把设计自查后的文件,交付平台内其他设计人员进行校

5、核,产品的可制造性需单独列出进行检查。这样可以达到以下目的:1、加强交流,增强设计人员对项目设计工作整体的把握2、互相协助,以集体的经验弥补个人经验的缺乏3、过滤低级错误,锻炼设计人员对设计质量缺陷的敏锐度4、降低后续检查工作强度3.4设计校对由具有校对权限的系统设计师对所提交设计数据进行校核。除其他方面的检查外,产品的可制造性需单独列出进行检查,但主要偏重于对关键因素,如冲压方向、焊接可行性等方面的检查,对于其他前述局部细节的检查进行过程核对。3.5设计批准由具有批准权限的设计师对所提交设计数据进行校核。除其他方面的检查外,产品的可制造性需要单独列出进行检查,但主要偏重于对

6、关键因素,如冲压方向、焊接可行性等方面的检查,对于其他前述局部细节的检查进行过程核对。4零件检查表中的基础工艺性条目4.1冲压工艺性检查条目4.1.1冲压方向判断4.1.2冲压基本工序判断4.1.3是否合件制造4」.4冲压负角检查4.1.5拉延深度检查4.1.6拉延可行性检查4.1.7修边可行性检查4.1.8修边刃口强度检查4」.9冲裁方向检查4.1.10冲裁布置检查4.1.11冲裁排料检查4.1.12翻整方向判断4.1.13翻整强度检查4.1.14形状展开检查4.1.15工艺缺口检查4.1.16防反弹结构检查4.1.17标准件检查4.1.18工序定位检查4.1.19检验定位

7、检查4.2焊装工艺性检查条目4.2.1焊装相关零件分类4.2.1.1紧密类零件,焊接面焊接或配合零件4.2.1.2一般类零件,存在对应或呼应结构零件4.2.2装配顺序判断4.2.3装配可行性检查4.2.4装配定位检查4.2.5搭接干涉或缝隙检查4.2.6搭接宽度检查4.2.7焊钳接近性检查4.2.8焊点分布检查4.2.9焊接料厚检查4.3涂装工艺性检查条目4.3.1涂装定位检查4.3.2涂胶可行性检查4.3.3空腔进排水检查4.4总装工艺性检查条目441总装相关零件分类4.4.1.1紧密类零件,直接配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