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ID:32720797

大小:58.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5

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_第1页
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_第2页
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_第3页
资源描述:

《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俄罗斯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乌申兹基说过:人的好习惯就像是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钱,你可以随时提取它的利息,享用一生。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好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老在还款,老还不清,最后逼得人走入歧途。这个比喻非常好。当今的学校教育要想给学生留下什么?我想应该给我们的学生从现在开始留下好的习惯,这就是他一生最大的财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基础,是保证儿童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良好习惯主要指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奠定了性格发展的基础,性格又不断地强化着习惯。这种习惯

2、与性格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不但会逐步形成其价值观和人生观,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其一生的命运。人的性格一旦形成,个人的命运几乎无法摆脱它的控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山难移,性难改”。儿童时代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行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好训练,教师需要抓住这个关键期,通过一定的手段唤醒学生的潜在意识,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我觉得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营造尊重学生的环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学龄儿童交往的对象主要是父母、教师和同伴。随着小学儿童独立性与批判性的不断发展,他们与父母、教师的关系开始从依赖

3、趋向独立,不再完全信服成人的权威,而是逐渐表现出富有批判性的怀疑和思考。与此同时,平等的同伴交往日益在儿童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对儿童的行为习惯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尊重学生是建立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第一步,要尊重学生就要客观地分析、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每个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与兴趣特点。在日常工作中,我善于观察、及时发现儿童对待他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让儿童明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应该尊重别人”;教育儿童关心他人,使儿童逐渐认识到理解他人、尊重他人感情和意志的重要性。儿童对待他人的态度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因而在教育过

4、程中,我不以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学生,也不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塑造每个学生。我首先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不论待人接物处理问题,还是日常的言行举动都注意检点。二、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学生一切良好习惯的养成,完全靠老师、父母的榜样的力量,特别是日常生活学习中,老师、父母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处处给孩子做出榜样。以榜样示范教导学生,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1、教师以身作则。以身作则胜于口头训诲,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首先教师自己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具有极强的向师性。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

5、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身体力行是最有效的教育手段。凡是我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教师率先垂范,就能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效果。2、学生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学生身边的同龄人,可望又可及,教师把优秀学生作为榜样在全班宣传,这样的榜样更具有模仿性。我在平时注意发现并赞赏那些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让他们在班队会中介绍自己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等等,作为其他同学效仿的榜样,以此达到示范目的。在评比“班级之星”时,让学生陈述自己和同学做得好的和不足的地方,发现并看到其他同学的

6、闪光点,同时意识到自己有哪些做得不好的地方,使他们有目标、有动力可以不断进步。3、名人示范。名人是学生心目中崇拜的偶像,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名人故事的课文,如《梅兰芳学艺》、《这个规矩不能有》、《闻鸡起舞》等,能让学生通过课文了解许多名人的故事,学习他们优秀的道德品质,激励和教育学生,让他们以名人为榜样,发现差距,明确奋斗目标,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学生身边的榜样则更是具有直接的感染力。教师的道德行为示范具有比语言更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学生常常以他们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良好的示范能起到巨大的激

7、励作用。三、循序渐进,注重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任何事情都要讲究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习惯的培养也如此,正是在不断重复和练习中逐步形成的,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所以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不能贪多求全,而应有计划地一步一步地实施,一个习惯一个习惯的逐步形成。如刚入学时,要求学生书写认真,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书写的习惯。随着学习内容的升级与年龄的增长,要求学生做作业认真仔细,形成做事严谨的良好习惯等。在培养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会出现进程受挫的情况,如有的学生一直原地踏步,进步甚微,有的学生有点进步后又有些回头

8、的迹象,但教师要看到学生身上一天天、一点点的进步,不断进行鼓励,不可稍有不慎,先劈头盖脸一顿批评,这样才能最终养成良德的习惯。四、家校合作,深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叶圣陶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