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育辰:焂卣補釋(1)

單育辰:焂卣補釋(1)

ID:32740145

大小:4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5

單育辰:焂卣補釋(1)_第1页
單育辰:焂卣補釋(1)_第2页
單育辰:焂卣補釋(1)_第3页
單育辰:焂卣補釋(1)_第4页
單育辰:焂卣補釋(1)_第5页
资源描述:

《單育辰:焂卣補釋(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042焂卣補釋(首發)單育辰吉林大學中國古文字研究中心《焂卣》或稱《叔父卣》,1978年出土於河北元氏縣西張村,河北省文物管理處:《河北元氏縣西張村的西周遺址和墓葬》,《考古》1979年1期,第23-26頁。共二卣,每卣蓋、器皆有銘,拓本著錄於《集成》5428、5429,銘文內容相同,文字如下:叔父曰:“余考(老),不克御事,唯汝焂(其)敬乂乃身,毋尚爲小子。余(兄)爲汝茲小鬱彝,汝(其)用饗乃辟軝侯,逆(復)出納事人。嗚呼!

2、焂,敬哉!茲小彝妹(未)吹見,余唯用諆(其)(延)汝。”這篇銘文基本好懂,但也有少數疑難字,如“(兄)”、“”、“”、“吹”等,下面就主要談一談這幾個字,以爲舊釋之補充。銘文中“(兄)”字,我們以前發表文章認爲,它即文獻的“況”字,其實就是“更”的一種早期寫法,“更”見紐陽部,“(況)”曉紐陽部,二者古音完全相同,在铭文里是再的意思。單育辰:《作冊嗌卣初探》,《出土文獻研究》第十一輯,中西書局,2012年12月,第24-31頁。銘文中的“”字,蔡哲茂釋爲“復”,並引《周禮·夏官·太僕》“大僕掌正王之服位,出入王之大命。掌諸侯之復逆”、《周禮·天官·宰夫》“收稿日期:

3、2013年5月4日發佈日期:2013年5月4日頁碼:5/5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042敘群吏之治,以待賓客之令,諸臣之復,萬民之逆”等證之。吳匡、蔡哲茂:《釋金文、、、諸字》,《盡心集——張政烺先生八十慶壽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37-145頁。湯餘惠:《洀字別議》,《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古文字專號),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第164-171頁。其說可存。銘文中唯有“吹”字一直不得其解,或從“吹”聲出發讀爲

4、“隳”,並把“妹”讀爲“末”,認爲“末隳”是不要毀壞的意思。李學勤、唐雲明:《元氏銅器與西周的邢國》,《考古》1979年1期,第57頁。又,李學勤:《元氏青銅器與西周的邢國》,《新出青銅器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第62-63頁。近年《郳公父鎛》發現,吳鎮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9月,第29冊第15815-15818號。董珊:《郳公父二器簡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2年4月10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821。董珊:《郳公

5、鎛“乍正朕保”補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2年5月13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864。周亞:《郳公鎛銘文及若干問題》,《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九輯,2012年10月,中華書局,第386-397頁。董珊:《郳公父二器簡釋》,《出土文獻》第三輯,中西書局,2012年12月,第158-132頁。爲此字的釋讀帶來轉機,相關幾句銘文作:受吉金,型鑄和鐘,敬臨(祼)祀,作朕皇祖龏公、皇考惠公彝,稱(祼)瓚,用祈壽考。“”字銘文甚清晰,从“果”,从“吹”。這使我們想到,《焂卣》的“吹

6、”與之應爲一字,不過《郳公父鎛》的“吹”加了聲符“果”而已。《焂卣》爲會意字,象一人張口而飲,與後世“吹噓”的“吹”全無關係。《焂卣》的“吹”亦應讀爲“祼”。“茲小彝妹吹見”,我們認為“妹”可讀“未”,“見”疑讀爲“獻”,見,見紐元部;獻,曉紐元部,二字古音甚近。《作冊卣》(《集成》5432):“公大史咸見服于辟王,辨(遍)于多正。”亦有學者讀其中之“見”爲“獻”。此句是說,這幾個小銅器(即銘文上面所提到的“小鬱彝”,是用來貯藏鬱草做的“鬯酒”的)還沒未用作祼禮,獻與神靈。銘文中“”作、形,从“”从“酉”,張世超、孫凌安、金國泰、馬如森:《金文形義通解》,“”條,[

7、京都]中文出版社,1996年3月,第400-403頁。從辭例上看,“”和“”也常常出現在相同的辭例中。比如《父鼎》(《集成》2672)、《司土簋》(《集成》4059)、《臣諫簋》(《集成》4237)銘文中的“令”,在《夨令方尊》(《集成》6016)中作“令”,所以“”、“”收稿日期:2013年5月4日發佈日期:2013年5月4日頁碼:5/5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042在金文中是一個字應該是沒什麽問題的。白川靜《金文通釋》第四輯《康侯》已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