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

ID:32758842

大小:63.9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15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1.春秋战国时期,导致井皿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礼乐征伐自诸侯和大夫出”B•“废井田,开阡陌”C.“相地而衰征”“履亩而税”D.“宗庙之牺,为吠亩之勤”亜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宗庙之牺,为吠亩之勤”是指作为祭祀的牛成为耕地之牛,牛耕的使用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2.北魏首创均皿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A.众人集体生产B.田庄规模生产C.个体农户耕作D.官府募民耕作画均田就是政府将控制的土地分

2、配给农民使用,受田的农民要交纳一定数量的赋税,负担一定的徭役。在均田制下,实行的仍是个体农户耕作。答案

3、c3.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A.不事生产B.不尊儒术C.不敬祖宗D.不纳租税解視重农是为了保护小农,保证封建政府的赋役收入;抑商是为了稳定社会秩序,防止社会风气的腐化。古代的统治者认为农业生产粮食布帛,是本业;脱离农业生产的工商业,是末业,工商业者进行的是经营活动,不是直接从事生产。这种认识是古代中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思想基础。4.明太祖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

4、女不废织。厚本抑末,使游惰皆尽力田宙”o这反映了明初实行的经济政策是()A.工商皆本B.重农抑商C.轻徭薄赋D.重商贱农砌题干材料反映了明太祖要求大臣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即“重农抑商”政策。故选B项。1.CJ导学号34224008清朝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政策不仅阻碍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也使屮国进一步失去了走向工业文明的契机。对“闭关锁国”政策的准确理解是()A.禁绝一切海外贸易B.严格限制海外贸易C.禁绝一切对外交往D.严格限制与英国交往解郦青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不是绝对禁止海外贸易,而是

5、严格限制海外贸易,故选B项。2.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具发边卫充军”。材料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A.禁止走私贩运抑商、海禁C.重农抑商D.保护森林、渔业资源解厠题干材料反映了两层信息:一是到处设关,关关收税,这严重阻碍了商业的发展;二是限制大型船只出海,在一定程度上实施海禁,由此可知选B项。ggB3.美国史学家杰里•本特利认为,明清时期的屮国“想要组建像英国东印度公司那样的大型贸易公司……是不可能的”。他这样认为的主要依据是()八.中国政府推行“重农抑商”的经济

6、政策B.明清时期的商品生产发展程度较低C.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十分缓慢D.地域性商人群体反对建立新型公司H“英国东卬度公司那样的大型贸易公司”是英国在新航路开辟后,设立的发展海外贸易和进行殖民扩张的机构;而屮国政府推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不重视海外贸易,因此不可能建立那样的“贸易公司”。故选A项。祸A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乾隆屮期,北京郊区已有在采煤窑二百七十多座。在北京西山门头沟的煤窑,多为投资者集资,向地主承租土地进行开采,采取分股合伙的制度。……门头沟煤矿所雇用的矿工多系无籍流民,他们以出卖劳动力为生。每年

7、七月以后,窑主“按公平时价,雇人工作”。到次年五月,估计京城内外各煤厂煤铺已储存足供五、六、七月所需的煤炭,煤窑就暂时停工,“以避盛暑煤毒”,矿工“即行散工”。——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代北京采煤业的特点。(2)根据材料,分析说明窑主与矿工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1)煤窑众多;多采用分股合伙制度;实行雇佣劳动制;生产以市场需要为依托。(2)窑主是投资者,矿工是具有人身自由的雇佣劳动者,他们与窑主之间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剥削关系。能力素养拓展一、选择题1.《诗经•大田》写道:“有渝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

8、我私。”从这些充满现实主义古典文学气息的文字中,我们能探究到的古代经济信息是()A.精耕细作技术成熟B.土地兼并严重C.小农经济发展完善D.井田制趋于瓦解區由“诗经”可知材料内容大体出现在西周到春秋吋期,由材料“雨我公出,遂及我私”可知此时在“公田”之外又111现了“私田”,这说明周代的井田制遭到破坏。A、C两项与题意无关,可排除。周代的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不存在土地兼并问题,排除B项。答案D2.《吕氏春秋》中写道:“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这表明战国吋期()A.土地公有制仍占主

9、导地位B.“铁犁牛耕”已经普遍使用C.土地私有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D.政治动荡引发土地制度变革解拥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私田兴起的现彖,根据关键信息,可知C项正确;A项“仍占主导地位”无法从题干中体现;B项“普遍使用”说法与史实不符;D项题干材料无从体现。答案

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