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1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4古代的经济政策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第1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4古代的经济政策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

ID:32823251

大小:70.5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6

高中历史第1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4古代的经济政策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第1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4古代的经济政策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第1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4古代的经济政策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历史第1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4古代的经济政策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1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4古代的经济政策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时分层作业(四)古代的经济政策(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练]1.商朝甲骨文中的“田”字被刻作田.冊、田.圉和曲等不同形状,这些m字的形状特征可以用于研允()B.分封制D.郡县制A.井田制C.均出制A[根据图片可知,这些出字的形状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都将土地划分成几块规整的小方块,形同井字,故选A项。B、C、D三项与出字的形状特征无关,排除。]2.唐代后期,“远近异法,内外异制,民得自有其田而公卖之,天下纷纷,遂相兼并。”这表明当时()A.农业发展迅猛B.曲辕犁推广C.井口制恢复D.均山制被破坏d[材料反映了由于m制被破坏,土地可以买卖,从而导致土地兼并的现象,这与

2、农业发展迅猛、曲辕犁推广无关,故A、B两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井出制已逐步瓦解,唐朝没有恢复井田制,故C项错误;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限制土地买卖,唐后期均田制被破坏,民间可以自由买卖土地,导致土地兼并严重,故D项止确。]3.汉文帝说:“农,天下Z大木也,民所恃以生也「宋代李靓说:“民Z大命,谷米也/这两句话都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导学号;07182030]A.“闭关锁国”政策B.君主专制C.重农思想D.重商主义[从题干材料信息“农,天下之大本也”和“民之大命,谷米也”可知反映的是古代中国的重农政策,故选C项。]4.清初两淮和两浙的盐商家庭总共不及1000家,而到乾隆末

3、年,盐商家庭却已产生了280余名进士,占全国进士总数的1.88%。这一现象反映了()A.商人谋求转变社会地位B.盐商•经济实力迅速提高C.士贵I筍贱观念已被打破D.商人得到政府优厚待遇A[材料反映出盐商家庭比较注重科举取士,说明这些盐商家庭希望通过科举跻身官宦Z家,改变社会地位,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盐商经济实力的改变,故B项错误;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政府对待商人的政策,这个时期“重农抑商”政策依然存在,不可能给予商人优厚待遇,故D项错误。]5.《吕氏春秋•上农》中记载:“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材料表明古代中国“抑商”的主要

4、原因是()【导学号:07182031]A.“事末”不利于国家安全B.“重农”便于对百姓管理C.“事末”会阻碍粮食生产D.“重农”可维系安土重迁A[“事末”主要是指从事商业,根据材料“则不令”“不可以守”等可知统治者认为从事商业会导致社会治安混乱,故选A项。B、C、D三项都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4.明朝政府下令: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桅杆帆船。从此,船员只得在内河的小船上当雇工,郑和的大船因搁置而烂掉。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明朝鼓励民I'可贸易B.明朝禁绝朝贡贸易C.明朝实行“海禁”政策D.明朝造船技术落后C[从题干材料“明朝政府下令:禁止建造远

5、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桅杆帆船”表明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故选C项。A、B、D三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5.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导学号:07182032]①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③避免了西方的殖民侵略④阻碍了中外民间的贸易往来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D[“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丧失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②④正确,故选D项。①③说法错误,故排除。]6.“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他们在十三行住的吋候,照法令也不能随便出游。”这表

6、明清政府()A.禁止外国商人来华B.重视维护外商利益C.加强沿海军事防御D.严格限制对外交往D[从题干材料“外人也是不自由的”“不能随便出游”可知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交往,故选D项。]7.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农业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与此同时,传统经济政策却出现了背离世界发展大势的趋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1757年,清政府关闭厦门、宁波等港口,只留广州一地与外国进行贸易,并规定不许中国官吏与外商直接贸易,由十三行办理一切进出口贸易。一一冷鹏飞《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

7、研究》(1)材料一中的“本”“末”各指什么?(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清政府奉行的经济政策。(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政策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解析】第⑴问,结合“重农抑商”政策的含义作答。第⑵问,结合材料一信息“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举以为收孥”和材料二“清政府关闭厦门、宁波等港口,只留广州一地与外国进行贸易”作答。第⑶问,结合“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作答。【答案】⑴“本”指农业;“末”指工商业(商业)。(2)政策:“重农抑i容j”;“闭关锁国”政策(海禁政策)。(3)后果:抑制工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