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课堂因“人”而生动

(教育论文)课堂因“人”而生动

ID:32780243

大小:57.2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5

(教育论文)课堂因“人”而生动_第1页
(教育论文)课堂因“人”而生动_第2页
(教育论文)课堂因“人”而生动_第3页
(教育论文)课堂因“人”而生动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课堂因“人”而生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堂因“人”而生动单位:万庾白铺中学姓名:王霞联系电话:15873087021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也给我们老师们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面对问题,我们是一如既往,继续前进?还是犹豫不前,原地踏步;甚至回过头来,寻找来时路。在探索语文课程改革发展的今天,在深化语文改革的紧要关头,我做为一名普通的乡村语文教师,必须解决以后该怎么做这个问题,这是我们无法回避且必须首先要面对并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尽管问题的复杂性不是我们这些视野有限的语文教师所能解答的,但作为一个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语文教师,必须做到有所思,有所虑。《人民教育》编辑赖配

2、根老师在2004年《人民教育》第18期上的教学漫笔上说“我曾经听过一些新课程的课,每次都能感受到热闹、喧哗,但极少让人怦然心动,究其原因,就是课堂缺乏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更让人担心的是,有些教师和专家非常自觉地拒绝深度:精彩、深刻的讲授被视为不尊重学生,对课文的深度扩展被当作应试的产物;宁愿要肤浅的合作、讨论,也不要片刻的思维的沉静”。对此,我也觉得深有同感。我也曾多次学习过不少优秀教师的观摩课、研讨课、公开课。在感受新理念给语文教学带来深刻变化与旺盛活力的同时,在珍视学生独特感受、理解与体验的同时,在师生、生生与文本对话的

3、过程中,在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与习惯的同时,亦感到我们不少教师很怕讲,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尽量让学生讲,让学生活动,让学生探究。因为在不少教师、专家的心目中,语文课上,教师的“讲”越少越好,不讲更好,甚至认为“讲”是素质教育的“天敌”,是语文课改的“大忌”,是走繁琐分析的老路。他们认为要落实新课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教师就必须让出“讲”坛,做到“少讲”,甚至“不讲”。听课中,我们就经常看到教师让学生讨论讨论、表演表演,却少有学生的诵读,少有教师的课文解析,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

4、浅尝辄止,完全是蜻蜓点水似的停留在表面,难怪赖老师会有如此的感言。那在农村实际的日常教学中呢?老师们还是孤立地抓住儿个重点词、句不放,讲了乂讲,练了乂练,唯恐我们不会准确地说岀词、句的意思。老师这样做,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考试,为了分数,为了迎合家长的轻能力,重分数的口味。他们急功近利,无视学生的兴趣,需要以及社会性发展和身心健康,使学生始终处于“教师中心、课本中心、课堂中心”这种既缺乏生机乂没有热情的刻板程序中,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这样的课堂会使学生的思维越来僵化,想象越来越狭窄,情感越来越廣乏。他们不敢越雷池半步,唯恐逾越教科书及老师的

5、知识权威。使考题回答有所偏差,最终导致老师的大声训斥。这样完全背离学生的兴趣。扼杀学生个性的语文课堂其最终的结果是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彻底厌倦,请看我们的语文课堂:老师满怀激情走进课堂,学生却一个个没精打采的,呆头呆脑,兴趣索然。老师滔滔不绝,越讲越起劲,可学生一个个东倒四歪的,昏昏欲睡。老师竭尽所能,磨破嘴皮,希望能够发现几双举起的小手,可学生一个个无动于衷,不理不睬,举起的小手屈指可数。老师千方百计,大力鼓动,渴望能听到铿锵有力、声情并茂的读书声,可换来的却是缺乏生机、有气无力、毫无情感的几声闷叫。好不容易发现一双举起的小手,教师脸上洋溢着

6、几分欣慰,可学生结结巴巴、吞吞吐吐、语无伦次、颠三倒四的发言让才兴奋了一阵子的老师哭笑不得。语文老师们亦感到困惑,讲还是不讲?什么样的才是一节成功的语文课。课堂因“人”而生动,人是有情感,有智慧。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靠语文老师对学生正确的了解,对课堂灵活的把握,对文本深层的理解。靠学生积极良性的思考,参与,配合。只有构造充满生命互动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才能使师生在相互作用中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才能使教学目标出创造性的实现。这样,课堂也就成了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个性表演的舞台,成了一方智慧飞扬的天地。一堂没有教师

7、精彩讲授的语文课或许闪烁着创新的火花,或许精彩迭出,但它一定缺少深度,一定没有内涵,长此以往,语文课就会变得美得空洞,就会华而不实,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营养不良”。所以,教师并不是不能讲,不要讲,而是要“精要地讲”,再说,只让学生各抒己见而没有老师精要的讲授和适时的点拨,学生的思维不可能深入;只让学生想象体验而没有教师开启智慧的引导,学生的创新精神很难得到培养;只让学生诵读感悟而没有老师的品词析句,学生的学习势必缺少深度和广度。可以说,没有教师的讲,学生就如同在平地上兜圈子,因为没有经历跋涉和历险,所以就没有智力加工的过程,就没有情感体验的

8、高峰,更没有领略到知识世界的美妙风景。由此看来,阅读教学应在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段,品读、细思、揣摩、体悟,该细嚼的地方还它个细嚼,该慢品的地方还它个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