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人教版】必修三《登高》第1课时学案

2016-2017年【人教版】必修三《登高》第1课时学案

ID:32782376

大小:56.4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5

2016-2017年【人教版】必修三《登高》第1课时学案_第1页
2016-2017年【人教版】必修三《登高》第1课时学案_第2页
2016-2017年【人教版】必修三《登高》第1课时学案_第3页
2016-2017年【人教版】必修三《登高》第1课时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6-2017年【人教版】必修三《登高》第1课时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登高》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诗人及背景。2、学习近体诗对仗的形式。3、体会诗人沉郁顿挫的诗风。【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难点: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学法指导】1、了解诗人及背景,做到知人论世。2、诵读诗歌,把握大意。3、由诗歌中的意象探究诗歌意境。【课前助读】1、作家作品: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

2、,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杜甫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

3、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彖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Z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作品有

4、《杜工部集》。2、文体常识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也叫古诗、古风。说白了,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每首诗有多少句,每句有多少字,如何押韵,都没有规定。为了便于大家掌握,我们以唐代为界來说。唐代以前的诗都是古体诗,这包插《诗经》中的诗、《楚辞》中的诗、《汉乐府》中的诗及“三曹”诗歌、陶渊明的诗歌等。唐代及唐代以后,诗人们也写了许多古体诗,比如李白写的《古风五十九首》。一般来说,唐代及唐代以后,诗人们借乐府旧题所写的诗歌都是古体诗。也就是说,诗题中凡11!现“歌”“行”“吟”“引”“弄”“曲”等字样的都该属于古体诗,如李白的《梦

5、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等。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格律诗。近体诗在唐代初年正式形成。它包括绝句、律诗、排律。绝句共四句,每句五字的叫五绝,每句七字的叫七绝,二四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没有对仗要求。律诗共八句,每句五字的叫五律,每句七字的叫七律,偶数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排律十句以上,像律诗一样,除首尾两联外,屮间各联都对仗,押韵也和律诗一样。近体诗用字还要讲究平仄。我们所熟悉的杜甫

6、的《客至》《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等都是十分典型的律诗。3、杜甫“沉郁顿挫”诗风沉郁是指其作品思想内容的博人精深,题材的严肃,感情的悲慨、深挚。顿挫是指其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出语谋篇的曲折、变化的多端、转换穿插的波澜壮阔以及韵律变化等。4、创作背景此诗是作者在唐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已经55岁,离他770年去世只有3年时间。他冃睹了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重重创伤,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加Z仕途的坎坷,人至暮年,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百感交集

7、,写下了这首慷慨激越的七言律诗。【学习过程】一、检查自主学习情况1、可由学习小组派学生个别示范,也可小组集体朗诵。2、《登高》的诗眼是哪个字?作者在诗中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二、合作探究(一)探究前两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1、首联和颔联写了儿种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2、我们把这些寄寓了作者情感的景物叫做“意象”。诗人是如何把自己的“悲愁”情感通过秋景体现出来的?3、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來此联给我们勾画出一副极其广阔深远的图景,是千古传颂的名句。诗屮写景,营造了一

8、种怎样的意境?(二)探究后两联诗人在前两联借秋景写“哀”,可谓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在后两联诗人直接抒情,又是怎样來写“哀”的?请大家继续探究。4、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宋代著名评论家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句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来吗?5、尾联:艰难苦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