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难度系数设定方法简介

岗位难度系数设定方法简介

ID:32823125

大小:56.0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6

岗位难度系数设定方法简介_第1页
岗位难度系数设定方法简介_第2页
岗位难度系数设定方法简介_第3页
资源描述:

《岗位难度系数设定方法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岗位难度系数设定方法简介】1、生产岗位劳动评价指标体系生产岗位劳动评价指标体系山劳动责任、技术要求、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四大要素组成。四大要素分解为12个因素,每个因素按不同程度划分分级标准,同时按各因素的重要性确定最高分和级差,组成岗位劳动评价指标体系。1.1劳动责任:是指劳动岗位所承担的责任。劳动责任是岗位劳动评价划分岗位等级的重要因素。为了充分体现劳动岗位在生产、安全、质量上的责任,劳动责任分解为“岗位责任”、“安全责任”、“质量责任”三项因素。1.2技术要求:是指不同的劳动岗位对技术水平和专业基础知识的要求。不同岗位有不同的技术要求,反映了不同的岗位等级。技术要

2、求分解为“作业、操作难易程度”、“工作对象复杂程度”和“技术知识要求”三项因素。1.3劳动强度:是指不同岗位在生产过程中对劳动者要求体力和脑力的消耗程度和疲劳程度。劳动强度分解为“体力劳动强度”、“脑力劳动强度”和“工作班制”三个因素。1.4劳动条件:是指劳动场地的客观坏境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程度。劳动条件分解为“危害程度”、“危险程度”和“工作环境”三项因素。2、岗位因索及分级以上四人要素分解为十二项因素,每项因素分为五级、一级为最高,五级为最低。2.1岗位责任是以岗位分类为基础,以岗位责任制为依据,按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分级。直接生产的主要岗位为一级,后勤服务一般岗

3、位为五级。2.2安全责任:按可能产生事故的机率和可能产生危害的严重程度分级。可能产生事故的机率高和程度严重的为一级,可能产生事故的机率低和危害程度很轻的为五级。2.3质量责任:按不同岗位在生产过程中,对企业最终生产、经营成果的影响程度分级,影响程度大并负主要责任的为一级,影响程度小负-•般责任的为五级。2.4作业、操作难易程度:按岗位作业的工艺复杂程度或操作的难易程度分级。工艺复杂、精密度要求高,操作难度人、技术要求高的为一级,作业简单、操作单一的为五级。2.5专业技能要求:按岗位要求应达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实际经验和文化知识水平分级。要求具有本专业中专毕业,高级工技术水

4、平,八年以上本专业工作经历的为一级,初中毕业,熟练制的为五级。2.6工作对象复杂程度:按岗位看管设备、检修安装设备的范围和技术设备的复杂程度或加工件的复杂程度分级。工作对象范I节I人、非常复杂的为一级,工作对象范围小、比佼简单的为五级。2.7脑力劳动强度:主婆是按脑力和视力的紧张程度分级。需耍脑力与视力高度集中、进行高度紧张而准确活动的为一•级。只需要短时间注意、脑力和视力长时间处在松驰状态的为五级。2.8体力劳动强度:主要是按体力消耗程度分级。完全依靠体力作业的重体力劳动的为一级,使用体力很轻的为五级。2.9工作班制:按常年从事不同的工作班制对劳动者健康的彩响程度分级

5、。常年从事四班三运转的为一级,常年从事正常班的为五级。2.10危害程度:按不同岗位所接触的有毒有害物质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程度分级。主要指在劳动过程屮经常肓接接触粉尘、噪声、高温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按国家标准执行,何时没有国家标准的可参照行业标准执行。按危害程度分为五级,经过实测达到国家规定危害程度严重的为一级,无危害的为五级。2.11危险程度:按不同岗位作业的危险因素对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影响程度分级,危险作业主耍指高空作业,高压带电作业,带压堵漏等作业。凡有国家标准的按标准执行,没有国家标准的,按经常从事危险作业可能对劳动者人身女全造成严重程度的为一级。

6、无危险作业的为五级。2.12工作场地差界:按工作场地客观环境的差界分级。常年大部分时间(70%以上)在露天、地下、洞内及大容器内等条件下作业的为一级,室内作业的为五级。3、岗位要素、因素级别及权数由于不同要素对岗位的重要程度不同,各要素的最高分及级差也不尽相同。其小劳动责任要素占权重25%,技术耍求耍素占权重30%,劳动强度耍素占权重25%,劳动条件要素占权重20%o4、岗位归级岗位归级是以岗位评价标准为依据,对不同的岗位分别测评因素,确定因素级别,按级别转化为评价分数,各因素评价分数Z和,即为综合评价的总分数,按总分数对应岗位等级表划定的分数段,确定相应的岗位级別。生

7、产岗位设置了八个岗级,八级最高,一级为最低。生产岗位归级表如下:5、岗位测评方法岗位劳动评价的四人要素分解为十二个因素,结合公司特点,按因素的性质采用因素评价法进行测评。6、岗位测评工作的程序6.1成立岗位测评工作小组,由企业主管领导牵头,劳资、技术等部门负责人参加。6.2对公司现冇工种进行清理、分析、汇总。6.3选择运用正确的测评方法,制定测评操作规范,认真做好测评工作,防止测评小的随意性。测评工作力求公正合理。6.4由劳资部门根据测评组的测评资料进行岗位归级,岗位评价领导小组要负责协调平衡本企业岗位等级关系和岗级结构,保证岗位评价结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