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辽祖陵探秘

大辽祖陵探秘

ID:32843636

大小:3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6

大辽祖陵探秘_第1页
大辽祖陵探秘_第2页
大辽祖陵探秘_第3页
大辽祖陵探秘_第4页
大辽祖陵探秘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辽祖陵探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辽祖陵探秘大辽国为契丹人所创建,是以汉人为主体的多民族王朝。它以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为中心,一度占据北抵克鲁伦河流域和大兴安岭一线,东临日本海,西到阿尔泰山附近,南达河北高碑店白沟一线的广大地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于907年称帝,始建辽朝,天祚帝保大五年(1125年)为金国所灭,历时219年。辽朝与南部中国的五代和北宋时期相当,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契丹虽然是消亡的民族,但是其所建立的辽朝,在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曾做出过重要贡献。因此,深入研究辽代陵寝制度等为载体的辽文化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

2、。  辽代陵寝制度的研究,是其考古学的重要内容之一。1920年法国神甫闵宣化(Joseph.L.Mullie)就对辽庆陵进行了调查;1922年法国传教士凯文(R.P.L.Kervvn)对庆陵的中陵进行挖掘并发现兴宗及其皇后的哀册,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其后,日本学者对辽庆陵多次进行实测、摄影和壁画临摹,并进行了研究。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学者对辽代陵寝制度的考古工作关注较少,显得较为沉寂。因此,笔者希望能尽快打破这种局面,推进辽代考古学的进展。  辽朝主要有五处帝陵,即内蒙古巴林左旗祖陵、巴林右旗怀陵和庆陵,以及辽宁北

3、镇(今北宁市)乾陵和显陵。其中祖陵陵园是辽朝第一个皇帝耶律阿保机及其夫人的陵寝之地,建于天显二年(927年),陵园保存较好。祖陵陵园地处大兴安岭南端,位于内蒙古巴林左旗查干哈达苏木石房子嘎查西北,其东南约五里处有奉陵邑祖州城。  祖陵陵园地理环境优美,是上好的风水佳地。遗址坐落于一个口袋形山谷中,四面环山,仅在临近祖州城的东南方向,有一个直线距离约80多米的山口,为祖陵陵园唯一的出入口。祖陵南侧有一座孤山——漫岐嘎山,形如祖陵陵园的屏风。漫岐嘎山南侧地势较平,有沙力河由西向东经过。  1960年代初,贾洲杰先生曾对辽

4、祖陵进行过考古踏查,这是目前所见最重要的祖陵考古资料。但是文中关于祖陵玄宫位置的推定,明显有误。可以说祖陵考古工作薄弱,尚属学术空白。同时,也考虑到祖陵遗址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亟需制定科学的大遗址保护规划。因此,笔者选择祖陵为突破口,来进行辽代早期陵寝制度的考古研究,并为祖陵大遗址保护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的考古依据。希望通过考古调查和发掘,能基本弄清辽祖陵陵园的形制布局和特点;再结合历史文献和相关考古资料,初步探索辽代早期的陵寝制度及其历史地位。  在内蒙古文化厅苏俊处长的支持和帮助下,笔者于2003年10月22

5、日,带着一种十分兴奋的心情,只身到了巴林左旗。在旗文化局和博物馆同仁的帮助下,次日早晨和博物馆的王未想、王青煜先生一起(后来康立君先生加入),赶往石房子村陈继和家住下。祖陵陵园的考古调查揭开了序幕。  祖陵陵园东侧南北向山岭陡直,而西侧则有三条大体平行的山岭伸向东部。由南至北,可称为L1、L2和L3。我们的考古调查主要收获如下。  祖陵玄宫位置的推定  祖陵考古调查最重要的工作,是从考古学上大体确定太祖陵玄宫的位置。  我们根据已有的文献记载和考古线索,通过对祖陵陵园内遗迹和遗物的实地考察,基本锁定太祖陵玄宫可能位于

6、L3的东端。从现地表看,太祖陵前半部为土石分层混筑的人工堆积,土山两侧均有石块垒砌的护墙;而后半部则为自然的山体。与《辽史·地理志》所载,“太祖陵凿山为殿,曰明殿……”大体相符。故推测太祖陵玄宫主体应在山体内。  闵宣化踏查祖陵时曾发现“山后山谷草中尚卧有若干翁仲,然辽代之碑已无存矣。”现地表只有2个石翁仲个体。一个在“太祖陵”6/6人工土丘的南侧,仅露出上半身,头部及左臂已残失,半埋在现地表中;另一残断的半节石翁仲个体卧在附近的冲沟内。我们想了解立像石翁仲所在原地面的情况,试掘了3.75平方米。令人惊喜的是,紧贴石

7、翁仲底座西侧的原地面上,新发现一个石雕卧犬。这些石像生可能都是太祖陵前重要的遗存。  在“太祖陵”南侧的山岭(L2)东段,我们发现了三处建筑基址,地表均有大量砖瓦构件,西侧和中间的基址规模相仿,最东者略小。其中西侧的建筑基址除发现大量的砖瓦残片,以及三级踏步等石质建筑构件外,还采集到多块汉文楷书经幢残片,以及经幢构件等。这里应是文献所载的“南岭”。《辽史·地理志》载“……南岭有膳堂,以备时祭”。南岭上的建筑基址可能是当时重要的祭祀场所之一。若真如此,笔者认为应有一条较好的登山路,以方便皇亲显贵等前来祭祀太祖陵时行走。

8、根据这个思路,我们确实在南岭阳坡上找到一条折线的登山路。路面平整,宽约5米,长约300米,现存多处石块垒砌的护坡。登山路的山下入口处左近还有一处小型建筑基址。因为南岭上的建筑基址突兀,并有盗坑,所以被贾洲杰先生误认为是太祖玄宫所在。  综上所述,我们根据实地考古踏查情况,参考《辽史》等文献的记载,大体锁定了太祖陵玄宫的位置。  祖陵“黑龙门”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