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气象服务完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公共气象服务完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ID:32876683

大小:43.9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7

公共气象服务完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_第1页
公共气象服务完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_第2页
公共气象服务完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公共气象服务完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公共气象服务完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随着全球气候的以及环境的变化,气象情况成了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焦点。气象信息成了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气象信息通过各种各样的媒体更加快速广泛地服务于社会,使得气象服务的涉及面更广,更加人性化,更具有针对性。但对于中国目前的市场情况,需求远远地大于供给,气象服务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尤其在公共气象服务方面,更是存在着供给不足的情况。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一、公共气象服务的概念公众气象服务是气象服务系统及时地为社会各界各部门指挥生产、组织防灾减灾,以

2、及在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气象信息。公共气象服务的享用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非常显著。因为,在技术上将公共气象服务产品有效地局限于某一特定的人群中是非常困难的,采用别的方法代价又很大。从效率上看也很不值得,因为气象服务产品被提供后,增加一个人消费并不会减少其他社会成员的受益,也不会增加社会成本,其新增消费者使用该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排除部分社会成员的消费,既要花费巨大的技术成本,又易引起社会公众不满,更与当今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公共气象服务需求的发展趋势相矛盾。公共气象的

3、提出,从根本上回答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它可以明确宣称政府就是公共气象产品的提供主体;社会公众是公共气象产品的消费受益主体,社会公众获取公共气象产品的途径是社会公众媒体;公共气象的宗旨是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对公共气象产品的满意程度,不断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细性和多样性的气象服务需求。二、我国公共气象服务面临的问题(1)我国气象服务的起步较晚,公共气象服务供需不平衡我国的气象服务是20世纪8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相对而言,国外的气象服务已经呈现出迅速发展的态势。到2011年5月10日

4、为止,我国气象信息员为37.5万名,高音预警喇叭近8万个,气象电子显示屏近6万余块,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13980个,可以看见我国的气象信息发布体系逐步完善。但是由于公共气象服务所具有的特性,目前还是无法保证市场的供给,难以达到平衡。一是从消费角度分析。气象服务产品的需求是公共性的,价格是私人性的,这将导致任何社会成员都不会在事实上或名义上申明自己消费这些公共气象服务的程度而支付某种价格,因此,在事实上必然会使某种公共气象服务的私人申报的价格之和要小于其边际成本,导致公共气象服务提供不足。二是从生产角度看。由于公

5、共气象产品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增加任何一个消费者消费一单位气象产品的边际成本总为零,这意味着,消费者在趋利避害的心理驱动下,他就会尽量地少支付价钱甚至是侥幸“搭便车”以获取消费公共气象服务的权利。正是由于消费者的心理,导致公共气象服务难以通过市场来保证能够收回成本,发展困难。(1)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缓慢,质量和数量均有待加强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作为一个国家和政府投入的公益性事业,仅仅依靠国家提供资金的发展速度很难和整个经济体的发展相匹配。中国的气象服务的年产值与其他的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了较大的差距,一小部分的有

6、偿服务难以提供公共气象服务长期发展所需的资金。其次,作为我国的气象服务,除了数量存在不足以外,其质量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气象预报的准确度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也正是由于公共气象服务的目前的不足,也进一步打击了消费者消费的信心,不利于了市场的长期发展。(2)公共气象服务投资不足公共气象服务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基础性强、投入较大的特点,而且我国主要是由我国的财政收入作为其主要资金来源,发展过程中缺口大,经费欠缺,人才方面也缺少,所以导致我国目前面临的公共气象服务难以大力展开的局面。由于投资力度难以满足需求,导致的我国

7、气象设备的更新较慢,直接影响了气象服务的质量和准确度,对于长期的发展来看,这也是一个不利的因素。(3)气象服务人员的公共服务意识不强公共气象服务的特性要求每一个气象工作者必须要有公共服务意识。服务意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我国的气象服务水平,对于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气象队伍的公共服务意识有待加强,其原因在于我国现在的气象产业的产出不强,消费者的需求也不是很强烈,打击了气象服务产业人员的积极性,服务的意识变弱。(4)能提供的服务的产品类型较少我国的气象服务业的起步晚且发展缓慢,由此导致的能够提供的

8、气象类产品较少,也间接地阻碍了公共气象服务产业的发展。由于技术本身的限制,我国目前能提供的气象类服务难以满足客户的多样性要求,从而公共气象服务难以深入人心。一、我国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建议(1)加大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力度气象主管部门应当通过调研,编写适合市民特点的教材,宣传雷电灾害防御、气象灾害知识、采用通俗易懂的语音,使广大群众掌握种养气象服务指标、气象预报运用、避雷防雷技术、气候资源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