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预设理论和大学生英语阅读

语用预设理论和大学生英语阅读

ID:32931642

大小:57.2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7

语用预设理论和大学生英语阅读_第1页
语用预设理论和大学生英语阅读_第2页
语用预设理论和大学生英语阅读_第3页
语用预设理论和大学生英语阅读_第4页
语用预设理论和大学生英语阅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用预设理论和大学生英语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语用预设理论和大学生英语阅读摘要本文通过探讨语用预设的共知性与合适性在英语阅读中的体现,揭示其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关键词语用预设共知性合适性英语阅读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PragmaticPresuppositionTheoryandCollegeEnglishReadingYANGXinrong(DepartmentofForeignStudies,ShaanxiXueqianNormalUniversity,Xi'an,Shaanxi710100)AbstractThisaxticlediscussesthemutualknowledgeandappropriaten

2、essofpresuppositioninEnglishreadinganditsvalueinteaching・Keywordspragmaticpresupposition;mutualknowledge;appropriateness;Englishreading0引言如今,在大学英语的学习中最令学生们困扰的就是英语期末考试、英语四六级和英语A、B级考试。而在各类英语考试中,阅读理解都占有较大的比重,很多学生都想靠提高这一部分的分数来增加考试通过率。而学生若想提高阅读的分数,就必须要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水平。在教学中不难发现,阻碍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因素有很多,例如词汇量的贫乏、对长句

3、结构的分析不当等。然而,最让学生们感到无力的阻碍因素则是明明单词都认识,句子结构也都清楚,却还是不能正确推断出作者意图、理解文字背后所要传达的内容。语用预设可提供言语交际的相应背景知识,使交际双方深刻理解文字以外的深层含义。阅读实则亦是一种特殊的交际互动,交际双方是作者与读者,若要准确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和思想,读者则需充分运用预设知识。因此,本文试图从语用预设的角度来探讨其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有何种意义。1语用预设“预设”,亦可称作"前提”,作为一个哲学研究的课题,这一概念最早于1892年由德国哲学家Frege提出。虽然人们对预设的研究起源于哲学界,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这一概念被引入

4、到语言学领域来研究,语言学家从语义和语用角度对其作了大量的研究。因此,语言学领域的预设可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语义预设是从语义学的角度来分析预设,从真值条件出发,把预设看作语义中稳定而不受语境约束的部分,是命题的真值意义。它依赖于语言的形式和结构,与特定的词、短语及语法结构有关。语用预设则从语境、说话者和受话者的角度来分析预设,是指“那些对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意图、态度有关的前提关系”(何自然,1997)。首次提出语用预设这一概念的语言学家是Stalnaker,他在PragmaticPresupposition一书中明确指出语用预设不但和语境有关,而且同说话

5、对象有关。何兆熊(2000)也归纳了对语用预设的两种理解:第一种认为语用预设是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或背景知识,因而它是言语交际活动发生之前的已知信息(giveninformation);第二种把语用预设看作是施行一个言语行为所必须满足的恰当条件。虽然,对于语用预设这一概念的定义仍有争议,但Levinson(2009)概括了这些定义的两个明显特征,即共知性(mutualknowledge)和合适性(appropriateness)。2英语阅读中语用预设的体现2.1共知性在阅读中的体现语用预设既然作为一种话语的前提,说话者若想在交际互动中顺利传递言语信息从而达到最终目的,他的预设或前提应该是

6、信息的“共知”,也就是说,说话人的语用预设应是说话人对共知信息的假设或交际双方所共同接受的信息,例如:双方所共有的背景知识、交际互动的情景场合、交际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言语互动如果没有双方“共知”的这种预设做基础,那么,要想顺利实现交际活动则是不可能完成的。例如,在《希望英语》第一册第一单元“College”中有一篇文章题目是“DarkDays”,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来描述一些大一新生在刚入校的一段时间由于思乡或对学校的不满而感觉到内心十分苦闷,其中最后一段这样写道:Only5%ofstudentschangeschools,accordingtotheHigherEducationFund

7、ingCouncilforEngland—butthataddsupto14,000studentsayear.Mostdosoaftertheirfirstyearandmanytakeagapyearbeforerestartingstudyatanotherschool.从这段信息中,很明显能够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位英国人,若读者也是英国人,对于"takeagapyear"这一短语理解起来会没有任何疑惑,意思就是高中毕业后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