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炎中的视神经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视神经炎中的视神经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ID:33082082

大小:4.99 MB

页数:79页

时间:2019-02-20

视神经炎中的视神经弥散张量成像研究_第1页
视神经炎中的视神经弥散张量成像研究_第2页
视神经炎中的视神经弥散张量成像研究_第3页
视神经炎中的视神经弥散张量成像研究_第4页
视神经炎中的视神经弥散张量成像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视神经炎中的视神经弥散张量成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南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视神经炎中的视神经弥散张量成像研究姓名:赵朔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眼科学指导教师:魏世辉2012-05摘要【研究目的】研究视神经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在视神经炎患者病理分型及预后预测中的作用,并分析各视功能指标与弥散张量成像参数间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急性期或既往患病的视神经炎患者17人(共24只受累眼),并选取年龄与性别比例相匹配的12名健康人(24只正常眼)作为

2、对照。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行视神经DTI扫描(3.OT),研究急、慢性期及视力预后不同患眼和未受累眼的DTI参数变化;应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客观视功能(视力,中心30。视野,色觉,对比敏感度及视觉诱发电位)和视网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单眼发病患者填写主观视功能量表NEI.VFQ25,统计患眼的视功能变化,并分析各视功能指标与DTI参数间的相关性。统计数据结果采用SPSSl9.0统计软件分析。【研究结果】

3、对照组视神经的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anisotropy,FA)=O.43±O.077,径向扩散分数(axialdiffusion,入//)=1.66±0.21um2/ms,轴向扩散分数(radialdiffusion,入上)=O.90±O.20um2/ms,平均弥散系数(meandiffusion,MD)=1.14±0.23um2/ms。各项数值与眼别及性别无关。FA值与年龄有负相关(r=一o.514,P=0.01),即随年龄的增长,FA值有下降趋势。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年龄无差别

4、(P值均大于0.1)。患者中位年龄为29岁(20"---47岁),其中女性比例为82.4%(14/17),受累眼24只,未受累眼10只。按照病程将实验组患眼分为急性期(AAE:发病据DTI扫描≤30天,共13只眼)和慢性期(RAE:发病据DTI扫描≥60天,视力稳定>2周,共11只眼)。FA值在AAE、RAE和UE(未受累眼)三组中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别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05)。入上在RAE(P<0.0005)和UE(P=0.002)组均有显著升高,MD在RAE(P=0

5、.007)和UE(P=0.016)组的摘要升高也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三组与对照组相比,入//值无统计学差异(AAE:P=0.431:RAE:P=0.496;UE:P=0.394)。按照视力恢复情况,将实验组视力稳定达1周以上者(共20只眼)区分为预后良好组(BRE:logMAR<\0.0,共8只眼)及预后不良组(WRE:logMAR≥0.5,共12只眼)。WRE与BRE组相比,FA值显著下降(P=0.004)。分析患眼的一般表现与视功能情况,患眼视盘外观计数(正常至苍白标记为0至3)与发病时长有显

6、著正相关性(r=O.590,P=0.002),发病时伴有眼痛者视力预后较好的倾向较大(P=O.015)。单眼受累患者的RAPD分度与病程无相关性,与视力的恢复程度(BRE=I,RAE=2)显著相关(F0.707,P=0.033):视野平均缺损分数MD的中位数为一14.6(一1.71~--32.82),模式偏差PSD的中位数为5.69(1.73~15.81);患眼色觉缺损分数与logMAR视力计数成显著正相关(F0.762,P<0.0001);对比敏感度检查示50%的患眼在各空间频率下均无法分辨条

7、栅,有25%的患眼出现高频Cs下降;患眼中共有14只眼进行了P-VEP检查,3个空间频率下(1,2,4cyc/deg)P100波峰的延迟率分别为71.3%(10/14)、50.0%(10/14)、50.0%(7/14),波幅降低率分别为64.3%(9/14)、57.1%(8/14)、71.3%(10/14);10名单眼发病的患者填写了NEI.VFQ25主观视功能量表,结果示患者均出现精神健康的受累(该项中位分数56.3,范围25~88)。F’A与logMAR视力(r=一O.404,P=0.024

8、)、视野PSD(r=一O.476,P=0.029)、高空间频率(12、18cyc/deg)下对比敏感度(r:O.477,P=0.018:r=0.472,P=0.020)以及PVEP在低空间频率(1cyc/deg)下的P100潜时具有相关性(r:一O.697,P=0.012);入//和入上仅与PVEP在低频(1deg)下的P100潜时具有相关性(r:O.653,P=0.021;r=0.691,P=0.013);MD值也与低频P100潜时显著相关(r=O.723,P=0.008)。患眼视网膜神经纤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