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集中胶带大巷探放水设计

层集中胶带大巷探放水设计

ID:33127786

大小:97.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2-21

层集中胶带大巷探放水设计_第1页
层集中胶带大巷探放水设计_第2页
层集中胶带大巷探放水设计_第3页
层集中胶带大巷探放水设计_第4页
层集中胶带大巷探放水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层集中胶带大巷探放水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906轨道顺槽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一、巷道概况9#层集中胶带大巷设计全长332m,坡度近水平,沿9#煤层顶板布置,为了防止受到水害的威胁,在井巷掘进施工过程中按照煤矿防治水的规定,“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进行钻探施工,探明工作面的水、瓦斯、采空区情况,确保井巷掘进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顺利进行。二、井下钻探目的1.煤层变薄、分叉或是其它赋存异常时,探查前方煤层赋存情况;2.探查前方断层、陷落柱等地质构造赋存及其产状情况;3.探查前方老空、老巷情况及其积水、积气情况;4.探放巷道前方

2、积水与瓦斯情况。5.为有效地防治矿井水做好必要的准备。三、井下钻探设计依据1.《煤矿防治水规定》;2.《煤矿安全规程》;3.《防突规定》。四、设计原则1.总则:“24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有采必探、先治后采”。2.探放老空水、陷落柱水和钻孔水等,探水钻孔应成组布设,并在巷道前方的水平面和竖直面内呈扇形。3.探放断裂构造水、岩溶水等钻孔,必须沿掘进方向的前方及下方布置。底板方向的钻孔不得少于2个。4.煤层内原则上不得探放高于1MPa的充水断层水、含水层水及陷落柱水等,如确实需要,可先建防水闸墙,

3、并在闸墙外向内探放水。五、井田水文地质1.区域水文地质该矿位于平朔矿区的北部边缘,平朔矿区奥灰岩溶水属神头泉域,处于神头泉域西北迳流带内。神头泉域范围包括朔州市的朔城区、平鲁区和山阴县,大同市的左云县、忻州市北部的宁武县、神池县部分地区,总面积4756km2,其中碳酸盐岩裸露区面积1102.6km2。奥陶系灰岩广泛出露于平朔矿区的西、北、东三面,形成石灰岩大山。其岩性以石灰岩为主,其次为白云岩、泥灰岩及角砾状灰岩,灰岩岩溶发育程度和赋水性很不均一。神头泉位于平朔矿区的东南部神头镇附近,泉口出露标高为1

4、052~1065m,流量平均为5.52m3/s(1980~2003年),该泉2003年流量为4.62m3/s。水化学类型为HCO3—Ca·Mg型水,溶解性总固体为285~360mg/l,总硬度为232~277mg/l,水温13~15℃,岩溶水水质总体良好。24(1)区域含水层1.奥陶系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分布于单元的北西东三面,构成裸露的石灰岩中、高山地貌。岩性为深灰色、浅灰色石灰岩、白云质灰岩、豹皮灰岩等。仅宁武盆地四周分布面积达3000余km2,成为灰岩岩溶裂隙水的直接补给区和补给源。该含水层厚

5、度大于800m,在盆地内埋深200~450m,构成煤系地层之底,裂隙节理发育。深部以溶洞、溶隙为主要岩溶形态。地表迳流漏失严重,致使河流成为干沟。富水强弱不均一,钻探施工时,常造成水位突然下降乃至无水位,消耗量猛增的现象。水位标高1052.14~1171.31m,水质类型为HCO3-Ca·Mg型。2.太原组、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主要是上部4号煤组和下部9号煤组附近及其间的砂岩体。岩性为石英、长石中粗粒和部分细砂岩,颗粒分选较好,一般为接触式胶结和少量孔隙式胶结,渗水性差~中等。砂岩总厚平均15~35

6、m,含水性较弱且均一,钻探施工中,遇该层砂体时,消耗量有增大趋势,最大达10m3/h,综合邻区资料,抽水试验太原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单位涌水量为0.00162~0.0561mL/s.m,水质类型HCO3·Cl-Ca·Mg·Na型;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单位涌水量为0.000407~0.0271L/s.m,水质类型为HCO3·Cl-Ca·Mg·Na型水,矿化度为0.3~1.2g/L。3.上、下石盒子组下部砂岩裂隙含水层24岩性为粗中粒厚层砂岩,出露于较大沟谷中,北部有下降裂隙泉出露,流量1.09~6.29L/

7、s。邻矿安太堡702号孔该层埋深16.73~60.88m,厚度26.32m,水位2.54~8.55m,水位标高1228.21~1268.40m。钻孔消耗量一般0.1~1.5m3/h,遇透水层时则大于11.2m3/h。4.第四系孔隙含水层:主要为七里河河谷两岸及局部沟谷两侧之上滞水,地下水除潜水外,尚有浅层承压水存在。岩性为亚粘土、黄土、亚砂土和现代冲积、洪积物、覆于较老地层之上,总厚30~100m左右,富水性较弱,区域资料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为0.0021~0.041l/s.m,水质类型主要为HCO3·

8、Cl-Ca·Mg·Na型水。(2)区域隔水层1.本溪组隔水层:分布于主要煤系地层之下,岩性以泥岩、铝土质泥岩、粉砂岩和少量泥灰岩为主,平均厚度42.00m左右。位于底部奥灰溶裂隙含水层和上部煤系砂岩裂隙含水层之间,起到相对作用。2.下石盒子组隔水层:分布于煤系地层之上,岩性以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夹铝土质泥岩为主,富水性很弱,为一相对隔水层。24(3)区域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神头泉域水文地质单位地下水分为岩溶裂隙水,砂岩裂隙水和孔隙水三类;它们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