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中的“显性”与“隐性”探析

二语习得中的“显性”与“隐性”探析

ID:33198442

大小:6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22

二语习得中的“显性”与“隐性”探析_第1页
二语习得中的“显性”与“隐性”探析_第2页
二语习得中的“显性”与“隐性”探析_第3页
二语习得中的“显性”与“隐性”探析_第4页
二语习得中的“显性”与“隐性”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语习得中的“显性”与“隐性”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二语习得中的“显性”与“隐性”探析-汉语言文学二语习得中的“显性”与“隐性”探析朱希芳摘 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二语习得中的“显性”和“隐性”进行一系列的探讨。通过分析学者们对“显性”与“隐性”的定义及观点,进一步提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一定程度上,显性知识可促进隐性知识的发展,隐性知识可以帮助显性知识的学习。在语言学习方式的选择上,儿童或具有高语言分析能力的人更适合隐性学习,而成人或低语言分析能力的人更适合显性学习。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应将两者有机结合,以

2、取得最佳二语习得效果。关键词:二语习得显性隐性一、引言显性学习与隐性学习是学习知识的两种必然途径,也是二语习得领域的基本问题之一。显性学习处于有意识状态,而隐性学习处于无意识之中;前者需要付出努力和意志,而后者则是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的过程。近年来,学术界已对二语习得中“显性”与“隐性”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研究,并取得可观成果(如:代曼纯,2005;张宏武,2008;王敏,2008;江进林,2010;蒋慧、王艳敏,2012;周文美,2012;苏建红,2012)。研究发现,语言学习者身份不同,他们学习

3、语言所使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本族语者多运用隐性学习法,二语学习者则多运用显性学习法。对于这两种学习方式,究竟是显性学习效果好还是隐性学习效果更好,学界对此有多种观点,且说法不一。我们认为“显性”和“隐性”之间具有很大联系,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而应该将其进行有机的结合,以此发挥二者的最佳效果。二、显性与隐性的定义学习是一个复杂而又高级的心里过程,这一过程既受到语言学者们的关注,也受到心理学家们的重视。在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领域,学习被看成一个心理认知过程,而认知主体则是我们人类自己,语言学习的本质就是

4、在人类认知系统里的信息认知加工。在二语习得领域,较早涉及显性学习和隐性学习以及相关知识研究的是Krashen。Krashen(1982,1985)在他的监控模式中提出一系列假说,其中的“习得—学得”假说采用“意识”和“无意识”来划分二语的学习。Krashen认为,“习得”是一个潜意识的过程,通过“习得”所获取的知识也是潜意识的,并不能被学习者注意到,但是它能启发学习者自动的语言表达;而“学得”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通过“学得”所获取的知识也处于意识状态,但是这种知识只能监控语言的输出。在Krashe

5、n“习得—学得”假说中,“习得”就是本文所讲的隐性学习;相应的,“学得”则是本文中的显性学习。“显性学习”和“隐性学习”的概念最早是由Reber于1967年在限定状态语法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显性学习与隐性学习的定义“显性学习”指的是通过显性手段(如记忆法、语法分析)学习语言内容(如词汇、语法),有带“意识”的心理过程或知晓学习过程的成分,学会的知识能表述出来。“隐性学习”则相反,属于非刻意行为,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知晓正在学习的内容,也不知道自己在学习,不刻意构建假设并加以检验。以隐性方式

6、掌握的知识属于直觉性知识,不一定能通过语言表述出来。关于“显性学习”和“隐性学习”的定义,学者们有多种解释,但大体观点是一致的,并无很大分歧。Reber(1976:93)认为,显性学习是“通过各种记忆术、启发方式、策略而产生一个表征系统的更显性的过程”,隐性学习则是“通过注意到频率线索而理解结构的过程”。这是显性学习和隐性学习早期的定义,它着眼于学习过程中使用的方法。DeKeyser(2003:314)认为,显性学习是“意识到正在学什么的学习”,隐性学习则是“未意识到正在学什么的学习”。Frens

7、ch和Rünger(2003:14)则指出,显性学习是“意识到自己学到了什么的学习”,隐性学习则相反。与Reber的定义不同,后两种定义都着眼于显性学习与隐性学习的区别性特征,即“有/无意识”。不过,DeKeyser的界定对象是学习过程,Frensch和Rünger的界定对象则是学习结果。(二)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二语习得研究者将学习者所获得的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所谓“显性知识”是二语学习者能意识到、能说出来的语言规则知识,即学习者知其所知。其中包括二语语音、词汇、语法、语用和社会特

8、征等分析知识以及元语言知识。如学习者知道动词过去式的构成与使用,英语疑问句主谓需倒装等。与此相反,隐性知识是完全默会的知识,是学习者潜意识所掌握的知识,即学习者不知其所知。儿童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掌握了母语的特征和规则习得母语时,具有运用母语的能力,所以他们关于母语的知识是隐性知识。(顾琦一,2005)由以上概念可以看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是一组对立的概念,二者是互为独立的两种知识体系,在知识表征和知识处理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对立特征,依靠完全不同的通达机制,表现出不同的生理基础,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