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604.doc

高三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604.doc

ID:33233150

大小:27.94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2-22

高三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604.doc_第1页
高三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604.doc_第2页
高三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604.doc_第3页
高三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604.doc_第4页
高三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604.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604.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三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4  高三政治  本试题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两卷满分100分,考试  时间为90分钟.  第一卷 选择题(50分)  注意事项:  1. 使用答题卡的学校,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卡上;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涂黑;若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涂其它答案.  2. 未使用答题卡的学校,考生将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3. 考试范围: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二年级(上)》全册。  4.考试目的:哲学常识复习检测。  一. 本卷共25小题

2、,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哲学是( )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科学之科学  C?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D?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2.爱因斯坦指出,"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显然,哲学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这说明:( )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汇集         B.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C.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D.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3.恩

3、格斯在总结哲学发展历史的经典性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A.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4.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途径或方法是:(  )  A.从本体论和认识论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B.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C.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D.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关系

4、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5.哲学家依照他们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而形成了两大阵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这两大阵营划分的标准是:( )  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C.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                 D.对意识有无能动性的不同回答  6.赫拉克利特指出,"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的分寸熄灭。"这是一种:( )  A.庸俗唯物主义的

5、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统一的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与辩证法相统一的观点  7."人体是一架会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一架永动机的活生生的模型。它由体温推动,由食料支持。没有食料,心灵便渐渐瘫痪下去,突然疯狂地挣扎一下,终于躺下,死去。"这里所表达的观点属于:( )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8.唯心主义哲学的产生既有社会历

6、史和阶级的根源,也有认识论上的根源。唯心主义哲学产生的认识论根源主要表现在:( )  A.把感觉当作主客观之间的屏障          B.把绝对精神夸大为脱离物质的绝对  C.把感性当作主客观之间的中介          D.把主观精神夸大为派生物质的根源  9."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对世界本原和统一基础的最高抽象。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认为:( )  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B.物质是从各种实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C.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它的可感知性     D.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

7、物质形态  10.认为"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这是:( )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11.《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精神是运动的主

8、体  12."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 )  A.都是辩证法的观点,突出了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B.都是诡辩论的观点,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未能看到静止  C.前者是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诡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