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地研究

影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地研究

ID:33319305

大小:1.61 MB

页数:45页

时间:2019-02-24

影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地研究_第1页
影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地研究_第2页
影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地研究_第3页
影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地研究_第4页
影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地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影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因素地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引言1.2研究的意义和目的控制环境是指对内部控制政策、程序的制定、执行产生影响等各种因素的总和。控制环境的状况决定了内部控制其他要素的实现程度,对内部控制功能的发挥起主导性作用。因此,控制环境是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的基础,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以及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实践证明任何企业的核心都是企业中的人及其活动。人的品德、行为、能力等,是构成环境的重要因素,企业员工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追求构成了一个企业同其他企业相区别的特殊环境。良好的控制环境能够使员工定位准确,使监督机构及时揭露控制运行中出现的偏差和漏洞,向管理层提出

2、修复内部控制的建设性意见,并且能够降低监督成本;同时,由于员工的工作存在被检查的可能性,还会增加员工的诚实度并力图避免差错和非法事项的发生,进而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益。1美国Treadway委员会所属的COSO于1992年提出、1994年增补的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在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被称为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圣经”,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控制环境。在我国,研究内部控制环境的历史还不是很长,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它的具体内涵及其内容以及如何对之进行完善,在理论界可以说是各抒己见,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本

3、论文通过对影响内部控制环境的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力图使之较为全面、系统,进而从内部控制环境的视角提出促进和提高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效率的建议。1.3文献综述关于内部控制的理论发展在国外已经历过四个时期五个阶段,而在我国则刚刚起步,两者之间必然存在差异。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水平通过内部控制规范的发展来体现,它是一个国家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结晶,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指引。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本身也是内部控制与内部控制环境关系不断认识和发展的过程,因此,有关内部控制文献综述,既是内部控制理论本身的发展综述,也是内部控制规范发展综述,同

4、时也是内部控制环境的发展综述。本部分内容从国外与国内两个角度分别论述。}:誉荣,董迎涛.浅议内部控制的环境建设.中州人学学报,200320(3):94~962l引言1.3.1国外学者研究内部控制理论最早产生于西方,国外的内部控制研究从二十世纪初就开始了。L.R.Dicksee最早于1905年提出内部牵制这个概念。他认为,内部牵制由职责分工、会计记录、人员轮换构成。1930年,GeorgeE.Bennett发展了这一概念,认为内部牵制是账户和程序组成的协作系统,这个系统使得员工在从事本身工作时,独立地对其他员工的工作进行检查,以确

5、定其舞弊的可能性;198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审计准则委员会(ASB)发布《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SASNO.55)正式提出:内部控制结构是指为了对实现特定公司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建立的一系列政策和程序构成的有机总体,包括控制坏境、会计制度(或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三个要素,并把控制环境定义为“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7个要素:经营管理理念、组织结构、董事会、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管理控制方法、内部审计、人事政策和实务。其中,关键的因素是与有效的控制政策和程序的制定与实

6、施密切相关的管理当局和董事会对控制的态度。自此,控制环境成为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90年代美国COSO委员会在《内部控制一整体框架》报告中强调“控制环境塑造企业文化,影响员工的控制意识。它提供纪律与架构,是所有其他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COSO于2004年9月正式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一整体框架》这一报告代表了内部控制理论的新发展。目前,COSO报告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各国的广泛认可,控制环境也成为企业改善内部控制的基础性、关键性的要素,并为促进会计界、管理界和企业界所关注、重视和采用。1.3.2国内学者研究在我国,学术界

7、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才开始了关于内部控制的探索和研究,1997年颁布的《独立审计准则第9号一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提出了“内部控制环境”,认为“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明确“影响控制环境的主要因素有:(1)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2)组织结构和权利、职责的划分方法;(3)控制系统。”此后,我国会计理论界掀起了对内部控制及其环境研究的热潮,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内部控制框架的构想。刘明辉教授(2001)提出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由四个部分组成,即企业治理控制、企1引言业管理控制、管理信息系统、企业文化;2于增彪教

8、授(2001)提出现代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一个体系,应该将内部控制的设计分成总体设计和单项设计;阎达五、杨有红教授(2001)提出,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应该抓住关键因素,有步骤、分重点地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关键因素包括:健全管理机构、确立董事会在内部控制框架构建中的核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