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末清初中国的文人画"到江户时代日本的南画-成功大学历史系

从明末清初中国的文人画"到江户时代日本的南画-成功大学历史系

ID:33327399

大小:1.50 MB

页数:74页

时间:2019-02-24

从明末清初中国的文人画"到江户时代日本的南画-成功大学历史系_第1页
从明末清初中国的文人画"到江户时代日本的南画-成功大学历史系_第2页
从明末清初中国的文人画"到江户时代日本的南画-成功大学历史系_第3页
从明末清初中国的文人画"到江户时代日本的南画-成功大学历史系_第4页
从明末清初中国的文人画"到江户时代日本的南画-成功大学历史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明末清初中国的文人画"到江户时代日本的南画-成功大学历史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成大歷史學報》第三十三號BIBLID1683-9794﹙2007.12﹚33.pp.1~742007年12月,頁1~74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從明末清初中國的“文人畫"到江戸時代日本的“南畫"─關於它的時間間隔─∗森正夫1、序言1─(1)内藤湖南的見解:一百年乃至一百五十年的間隔明代嘉靖年間(1522~66)李・王(李攀龍・王世貞)的古文辭學到江戸時代徂徠學(荻生徂徠1666~1728)大約經過了一百五十年。[江戸時代日本南畫1開創者之一的祗園南海]把蕭雲從[太平三山圖]的木版交給池大雅(日本南畫的巨人之一)。池大雅・蕪村(日本南畫的巨人之一)距離蕭雲從約一百餘年。「一般來說,中國的畫風

2、要一百年或是一百五十年以後才傳到日本。」(〈關於本邦南畫的鑑賞〉,1933。《支那繪畫史》,東京:弘文堂,1934。《内藤湖南全集》第13卷,東京:筑摩書房,1973)1─(2)最近的研究也有共通的見解宮崎法子(日本實踐女子大學教授)在室町.戰國時期的日本,僅是室町時代的五山禪僧向中國的文人畫學習。到了江戸時代中期以後,跟權力者和佛教禪僧没有直接關係的一般人士開始掌∗日本名古屋大學榮譽教授1今天的理解:[太平山水圖],是順治五年(1648),蕭雲從五十三歳時候所畫。運用安徽地方木版技術,把它作成圖冊刊行。由太平山水全圖、當塗風景十五圖、蕪湖風景十四圖和繁昌風景十三圖構成,倣吳道玄、王

3、維、荊浩、董源、巨然、米友仁、黄公望和王蒙等四十人的畫法,配合楊萬里、蘇軾、李白等唐宋二十四位的詩作賛,使用多様的書體書寫(大槻幹郎,《文人画家の譜─王維到富岡鉄斎》,東京:ペリカン社,2001)。2森正夫╱講座教授專論握中國的文人畫面貌,追隨文人的興趣。(〈『南畫』的對岸〉《江戸文学》18號,1997年)愛知縣美術館馬淵美帆子也有同様的看法。1─(3)一百年還是一百五十年的間隔有什麼意義内藤湖南─文明史的觀點乍看之下内藤湖南好像論及由版畫形成的繪畫樣式的具體授受需要時間,但其本意是在於對文化.文明互相的理解而所需要時間的認識。他説:「如某一國國民理解他國文化非常成熟的時候,應該需要

4、這些時間。同様,西洋人理解中國繪畫時,應該經過同様的階段。」内藤也把中國文化評價得很高。他寫道:「可以説日本藝術從東洋全體藝術的角度來看,只是鄉村的產物。中國藝術傳到鄉村,帶有鄉村的色彩和濃厚的2風味,那就是日本藝術。」宮崎法子─社會史、社會文化史的觀點中國:知識人精英=文人士大夫不存在的時代→社會成熟、理解文人畫、能畫文人畫的新的社會階層出現的時代。日本:遲了一定的時間,中國文人畫渡海來到中國文化圏邊緣的日本,社會出現了文人畫家。(前揭宮崎論文。參考宮崎法子,《解釋花鳥畫和山水畫─中國繪畫的意義》,東京:角川書店,2003)2、關於一百年或是一百五十年的間隔,可能給予新的解釋(1)

5、把中國繪畫文化傳入日本社會的形態和過程。(2)促進中國繪畫文化傳入日本社會的中國國內歷史條件和促使日本繪畫文化吸收中國繪畫文化的日本國内歷史條件。這次講座,主要整理(1)有關中國繪畫文化傳入日本社會的形態和過程的既有研究成果,來討論(2)促進中國繪畫文化傳入日本社會的中國國内歷史條2〈南畫小論─支那芸術の世界的位置─〉,1921年發表。前揭《支那絵画史》。前揭《内藤湖南全集》第13卷)。《成大歷史學報》第三十三號3件和促使日本繪畫文化吸收中國繪畫文化的日本國内歷史條件。一、明末清初(十六世紀後半・十七世紀)中國文人畫的特徴─以山水畫為中心─二、江戸中期(十八世紀)日本南畫的特徴─以山

6、水畫為中心─三、中國繪畫文化通過什麼様的形態和過程傳入日本3、明代文人山水畫3─(1)明代文人山水畫的位置基於盛唐(680左右~760)王維採用水墨畫法,從五代到宋代北方的荊浩、李成和郭熙、江南的董源、巨然和米芾等發展出文人山水畫。經過宋末元初的趙孟頫,元代四大家─黄公望、吳鎮、倪瓉和王蒙確立了文人山水畫。江南文人受到明初政治彈壓的極大打撃,到了十六世紀前半,以戴進(1388~1462)為首的浙江出身的專業畫家活躍於宮廷,稱作「浙派」。畫題包括人物畫、花鳥畫和山水畫,但是花鳥畫是代表的範疇。另一方面,十五世紀以後,江南恢復了經濟的繁榮,城市發展顯著,中心城市蘇州的文人模倣宋元大家,運

7、用“倣古"和“披麻皴"那樣柔和而富有趣味的筆墨法,融合詩文的方法,以山水畫為中心,積極進行活動,稱作吳派。沈周(1427-1509,參看圖1)和文徵明(1470-1559,參看圖2)是吳派的中心人物。吳派之中選擇人物、風景和花卉等多様畫題的文人畫家漸漸輩出,當中有位考中科舉鄉試、取得舉人資格,不過之後卻喪失應考進士的資格,終身過著專業畫家的生活。這位便是畫題很廣的唐寅(1470~1523);另一位是著名美人畫的專業畫家仇英(1495~1552)。但是文人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