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ID:33371875

大小:66.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5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_第1页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_第2页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_第3页
资源描述: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课题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第三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国情,了解我党的基本路线。能力目标:认识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态度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关心人民,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树立忧患意识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引入:读名言引入主题1.呈现教科书第17页《孟子》中的名句“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帝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学生阅读这句话并尝试进行解释。2.教师:这句话的原意是,一个国家内部没有执法严

2、明的世臣和直谏之士,外部没有抗衡的邻国和受侵袭的忧虑,往往会走向灭亡。由此可见,忧难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则会导致灭亡。现在,我国与新中国成立前比,与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有了保障,正在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时时不能忘记的就是“忧患”两个字。这句名言是本部分内容的最好诠释,用此引入主题极为恰当教学环节一:忧患可以兴国1.教师:在当前我们为什么还要树立忧患意识?2.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讨论后,再在全班进行交流。教师把学生

3、的看法和意见写下来。用提问的方法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讨论,使学生对树立忧患意识的重要性产生深刻的认识 3.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树立忧患意识有两个原因:其一,对于个人来说,如果因为生活富足而变得毫无理想,整天沉浸在享乐之中,就必然会堕落;对于国家来讲,如果满足于自己的现状,则会走向灭亡。其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才刚刚起步。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实力还很薄弱,社会政治制度还很不完善,公民的素质还比较低。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的不足,否则,必然会落后。4.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7页的主题文字,懂得树立忧患意识的

4、重要性。阅读有关柏耀平的阅读资料,并交流对“文章反映了柏耀平怎样的精神”问题的认识。5.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或者阅读本备课系统提供的两篇阅读资料《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科技差距》《我国劳动力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让学生通过事实了解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树立忧患意识教学环节二:以振兴中华为己任1.教师:我们前面说到“树立忧患意识”,那么,谁应该树立忧患意识?(学生回答:我们大家。)确实,我国每个中华儿女都应承担起建设国家的重任,特别是我们青少年,祖国

5、的未来属于你们,建设祖国未来的责任也属于你们。青少年肩负着怎样的建设祖国的重任呢?2.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9页的第一段正文,把其中反映先人忧国忧民、自觉承担建设祖国重任的名句找出来。3.教师解释名句。其具体解释见本教学案例后的附文。4.学生就名言名句谈读后感,说说这些先辈高尚的思想境界。5.学生查找资料,寻找“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人物或有关的故事,也可以查找当代的人物或者自己身边的普通人及其故事。人物事迹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建设祖国的重任 通过解释名句,让学生了解一些爱国志士的胸怀,激发学

6、生为国家民族的兴旺而担当重任的热情6.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9页左后一段主题文字,说说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教学环节三:谱写自己的毕业歌结合教科书第19页的“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谱写自己的“毕业歌”总结学生齐读教科书第20页的主题文字,作为本节课的结束。如果有条件,可以组织开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主题班会或演讲会。  附:教科书中有关名句的解释“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意思是“我长叹一声,不禁流下热泪啊,哀叹人民的生活是这样的多灾多难”。这句话是战国时期杰出政治家、思想家和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

7、离骚》中的名句,反映了屈原的爱国爱民的思想。屈原生活在战国中晚期的楚国。楚国当时仍是以“宗法制”为主体的国家,朝廷长期被大贵族世家把持,相互争权夺利,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国势日益衰败。当时,秦国在推行商鞅变法后,迅速强大而“欲吞并诸侯”,秦楚两国的斗争进入你死我活的阶段。屈原虽然出身王族中的屈氏家族,但在国难当头之际,为了振兴楚国、改善人民生活,力主变法,开展“外结强邻”的外交,以实现国泰民安的理想。由于楚国的反动贵族与秦国反楚势力勾结,致使变法失败,屈原本人也遭到各种迫害。尽管身处逆境,屈原仍然关心人民

8、,坚持与人民同艰苦、与祖国共患难,并拿起自己的笔,以诗歌作武器,猛烈地揭露、批判腐败朝廷的罪行。屈原这种忠诚的爱民爱国的思想和实践,深受人民的崇敬,成为中华民族之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脍炙人口的名句,出自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它的意思是“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忧愁,在天下人享乐之后享乐”。这句名言是范仲淹忧国忧民思想的高度概括。从青年时代开始,范仲淹就立志做一个有益于天下的人。为官数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