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

给孩子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

ID:33374147

大小:57.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5

给孩子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_第1页
给孩子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_第2页
给孩子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_第3页
给孩子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_第4页
给孩子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_第5页
资源描述:

《给孩子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良性互动机制研究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造适合全体学生的教育,强调教育的全面性,保证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性教育。它重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又强调教师应起主导作用,要想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要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学校机构的组织实施以及各个家庭的积极主动地参与,共同孕育出符合社会需要,具有良好心、生理的高素质人才。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关系的再认识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合作一般以学校为主体,家庭为客体,学校指导家庭,教师教育家长。当学校与家长就孩子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产生不同意见时,强调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与配合,更多地要求家长与学校保

2、持一致。采用这种家校合作模式的学校大多认为:现实中家长素质良莠不齐,家庭教育重智轻德,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抱着依赖、应付的心态,而学校是从事教育的专门机构,拥有大量的教育专职人员,懂得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能按教育规律科学地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强调家长对学校的支持与配合,有利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一致。显然,建立在这种认识基础上的家校关系是不平等的,学校与家长的关系相当于上级与下级的关系。   在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充分,普遍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与能力的时期,强调家长一方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与配合,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向正确的方向、有序地开展

3、。然而,随着整个社会对心理健康的日益重视和家长素质的不断提高,这种将家长放在被动、客体地位的消极的家校合作关系所带来的问题也日益明显起来。学校对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功能认识上存在局限,忽视了家长这一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以致于家校合作流于表面化,缺少实质性的沟通和交往,家校合作并未真正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品质。   家庭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土壤,对孩子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具有不可取代的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知识与方法、家庭环境、家长对孩子的期望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家长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孩子的心理发展状况也密切相关。一项《家长的心理健康与孩子的心理行为》的课题研究证实: 家长

4、心理健康, 其子女有行为问题的比例就比较少;而家长自身有心理健康问题,则其子女有行为问题的竟高达60%。由此可见,家庭环境、家长自身的心理素质对孩子心理发展的影响,无论好坏,都是直接、持久、潜移默化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要获得满意的工作,过上幸福的生活,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自身及子女的心理健康。有些家长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虽然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与能力,却很愿意在这方面提高自己,积极配合教师;也有些家长自身素质较高,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能根据子女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并获得较好的效果。如果学校能够鼓

5、励家长的热情,满足家长的需要,善于运用家长在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中获得的宝贵经验,那么,家长就能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合作伙伴,为学校提供资源和帮助。   家庭与学校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并非完全独立、互不相关的。以布郎芬布伦娜为代表的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人的成长来自个体与环境的互动,互动过程不仅在同一层环境系统中,而是在多层环境系统中交互形成的,每个系统直接或间接与其他系统互动,且复杂地影响个人发展。家庭与学校虽然属于个人成长的不同系统,但把它们看作没有交集的独体,是不可能真正促进个人发展的。两者必定是有机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孩子心理发展的。   因此,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

6、与家长建立平等、协作的教育伙伴关系,善于运用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并对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施加积极的影响。学校与家长互惠互助,才能实现功能互补,形成教育合力。二、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模式的转变   随着学校对家长的认识由“家长是被指导、被教育的对象”向“家长是学校教育的合作伙伴”的转变,相应地,家校合作模式也应发生变化。家校合作模式应由“学校指导模式”转变为“学校服务模式”,即学校不仅要关心学生,还要关注家长,调动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与教育水平,实现家长在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中应有的价值。   学校服务于家长,要面向家长的需要。由于每个孩

7、子成长的特点不一样,每个家长培养孩子的需求也不同,有的家长想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有的家长想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和策略,还有的家长想就子女的成长变化,及时向教师或有经验的家长请教。对此,学校可以整合社会、学校、家庭等各类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为家长提供内容丰富的菜单,让家长可以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针对有的家长对心理健康问题认识保守,认为自己或子女如果有这方面的问题是“家丑”,不愿意公开求助,学校为家长服务时应注意保护孩子与家长的隐私,这样才能有助于孩子与家长真正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