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第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1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精

2018年高考地理第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1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精

ID:33388569

大小:104.5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5

2018年高考地理第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1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精_第1页
2018年高考地理第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1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精_第2页
2018年高考地理第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1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精_第3页
2018年高考地理第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1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精_第4页
2018年高考地理第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1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精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地理第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1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章第一讲荒漠化的防治一一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复习练案FU—XI—LIAN-AN河西走廊是中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H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绿0%植被覆孟率100%洲沙漠化日趋严重。右图为河酋走廊各种沙丘形成因子分析图。据此完成]〜3题。

2、导学号702923031.图示最有可能形成流动沙丘的是(D)A.®B.②C.③D.④[解析]流动沙丘的形成,必须有强风条件,读三角坐标图可知,图中风速最大的是④地,而且④地植被覆盖率较低,沙源不多,最有可能形成流动沙丘。2.河西走廊中的绿洲主要分布于(C)A.河流上游地区B.山麓地带C.冲积扇D.河流!11山

3、口[解析]河西走廊气候干旱,主要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河流上游地区海拔高,地下水埋藏较深,不易形成绿洲,A项错误;山麓地带不一定有水,不一定形成绿洲,B项错误;河流冲积扇具备水源条件,同时地势平坦,多形成绿洲,C项正确;河流出山口处并不一定都能形成冲积扇,不一定有绿洲分布,D项错误。3.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主要原因是(C)A.气温升高,岩石风化增强B.冬季风势力增强C.绿洲地带水源枯竭D.降水减少,雪线升高[解析]沙漠加速向南入侵,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过度樵采、过度农星、过度放牧、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程建设不注意环保等都会导致绿洲地带水源枯竭,

4、土地荒漠化,表现为沙漠加速向南入侵,C项正确;A、B、D三个选项皆为自然原因,不是沙漠加速向南入侵的主要原因。《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数据显示,在过去30年里,蒙古国约有850个湖泊和2000条河流完全干涸,整个国家有四分之-•都变成了荒漠。据此完成4〜5题。导学号702923044.在过去的30年里,蒙古国荒漠面积扩大的原因主要有①深居内陆②生态系统脆弱③人类活动以游牧为主④全球气候变化(B)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解析]蒙古国荒漠面积扩大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人为原因是主要方面。自然原因包括深居内陆、生态系统脆弱、全球气候

5、变化;人为原因包括人类活动以游牧为主。1.在过去的30年里,蒙古国气候要素经历的变化整体过程是(C)A.降水大量减少B.降水大量增加C.气温升高D.气温降低[解析]在过去30年里,蒙古国约有850个湖泊和2000条河流完全干涸,整个国家有四分之一都变成了荒漠,说明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加,故C项正确,D项错误;蒙古国深居内陆,受大陆性气团控制,降水稀少,受降水变化影响较小,故A、B项错误。(2017•河北定州调研)读“贵州省典型石漠化治理区特征对比表”,完成6〜7题。导学号70292305治理区地貌类型海拔(m)坡角大于25°的坡地比例%)气候特征年降雨量(mm

6、)石漠化等级人口密度(人/km2)治理时间(年)农业发展模式鸭池高原山地1320〜173525温凉湿润863潜在一中度5132006〜2010粮食种植红枫湖髙原盆地1240〜145010湿润1200轻一中度2592001〜2010生态畜牧花江高原峡谷440〜141041干热河谷1100屮一强度1471996〜2010经济林6.三个石漠化治理区中,鸭池的治理效果最差的主要原因是(D)A.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人口密度大B.石漠化程度最严重,治理难度大C.坡地比重最大,水土流失严重D.农业发展模式不合理,治理时间短[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鸭池气候温凉、湿润,坡角大于

7、25°的坡地比例比花江小,石漠化等级比较低,故可排除A、B、C项。鸭池地貌类型为高原山地,而农业发展模式是粮食种植,所以农业发展模式不合理,且治理时间比其他两地区短,效果最差。故选D项。7.下列关于表中所示石漠化治理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A.以生态恢复为主,如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作物改良等治理手段B.重点治理强度石漠化的地区,以种植经济林和发展畜牧业为主0.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减小人口压力I).实施跨流域调水、人工降雨等措施改善区域水坏境[解析]石漠化治理应以生态恢复为主,如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作物改良等治理手段。(2016・山西康杰屮学期屮)

8、下图为全国主要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图(单位:km2),读图,回答8〜9题。黄河淮河海河长江珠江松花江辽河其他□流失面积■治理面枳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最人,故河流含沙量最人B.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比例大于长江C.辽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小,故流域植被保护情况良好D.珠江流量小,流水侵蚀作用弱,流域水土流失面枳小[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较大,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血积最大,但是河流的含沙量除了与水土流失状况有关,还与流域的植被覆盖状况有关,我国含沙量最大的

9、河流是黄河,不是长江,A项错。从图中可看出,黄河流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